熱門:

2023年9月6日

馬揮 人云我云

原子彈秘密

1945年8月6及9日,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日本。10月,奧本海默向杜魯門總統表示懊悔。1946年8月,奧本海默說出「我是死神」的名句,網上仍可看到。幾個星期後,輿論轉向抨擊杜魯門批准投擲原子彈。除了指令戰爭部長撰文還擊外,白宮還贊助拍攝一部戲劇紀錄片替杜魯門開脫。劇本由科學家獲悉德國可能製造原子彈說起,講述製造和投擲原子彈的經過。

電影1947年在美國公映,片名是杜魯門改的:The Beginning or the End,並同年在香港娛樂戲院上映,譯為《原子彈秘密》。

電影得到軍方協助,務求真實,如攜原子彈的飛機,由曾參加二戰的空軍駕駛。製造原子彈期間,有不少人——包括知名科學家和高級軍方將領——不幸感染輻射而死,此片都有描述,反而電影《奧本海默》付諸闕如。

《原子彈秘密》既是為官方宣傳之作,難免有許多違背事實之處。最重要是虛構了一場戲,寫杜魯門為應否投擲原子彈再三苦苦思量,終提出眾所周知的論點:原子彈可停止戰爭,避免30至50萬美軍傷亡,於是決定炸日本。

許多著名科學家因不想為美國宣傳,不肯為《原子彈秘密》加持或背書,甚至禁止電影提及他們姓名,例如Niels Bohr和Sir James Chadwick。奧本海默呢?他一方面後悔製造原子彈,反對造氫彈,另一方面又和白宮合作,明知電影有違背事實之處,仍出任顧問,並收取一萬美元(相等於2022年約15萬美元)費用。他沒批評《原子彈秘密》不忠於歷史,只說角色「呆板、沒有血肉、志向或洞察力。」

奧本海默一方面不贊同官方立場,另一方面又為政府的宣傳背書,這是否自我矛盾?算不算言行不一?電影《奧本海默》卻沒着墨。

有興趣的讀者,可上網看《原子彈秘密》。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