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2日
對於音樂,自問欠缺認識。
在日常生活當然會聽歌、聽音樂,但問我聽什麼音樂類型?歌曲風格?歌手演繹技巧?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。
唯一能說,某首歌或某段樂曲啱唔啱自己聽,或是否適合某場合或心情下聆聽,畢竟這純粹個人感受,而且最重要:我有主動權,有權選擇個人生活的背景音樂。
例如工作時,我絕對不會聽歌,因為人聲很干擾;要聽,也只會聽純音樂,而且絕對不能激昂,以免心情也受到牽動。嚴格來說,如果在專心工作,我不會聽音樂。又或者,有人認為邊睇書邊聽歌是一種享受,我卻無法體會,我是睇書時睇書、聽歌時聽歌的類型。
然而,總有一些場合,背景音樂由不得自己選擇。某一年中秋節,夜收工,途經某商場,便去Food Court吃晚飯,估不到背景音樂竟然是英國二人組合Wham!名曲Last Christmas,其實我沒所謂,反正也喜歡這首歌和主音George Michael的歌聲,純粹覺得歌曲實在跟中秋夜氛圍完全不夾,唯有三扒兩撥,把飯盡快吃完,離開這個聲音畫面與氣氛都不協調的地方。
又有一次我在專門提供日式丼飯的小店,一邊吃着雜錦魚生飯,一邊聽着店內播放小田和正名曲、日劇《東京愛的故事》主題曲《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》,吃日式丼飯聽日本流行曲,很夾啊。然而,不知道是否店方就只有這一首歌,抑或老闆實在太鍾意,這首《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》竟然由我入座開始,直到結賬離開,一直在Loop;長約五分鐘的歌,我當晚合共聽了十一次,亦即我人生中有接近五十五分鐘時間,奉獻給這首歌。
有人主張No Music No Life,我則認為,生活不需要無時無刻都被音樂填滿吧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有米落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