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1日
為了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,政府特別設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。以字面意思,流動性增加不一定等於股價上升,而政府亦沒義務讓股票一定升或者一直升,關於這點,散戶們要先有心理準備,股票交投活躍可以出現在股災中。
承上文〈出嚟玩最緊要果盤〉,果盤並非單純形容那百分之零點零三印花稅差額,果盤說的是高頻交易基金靠的那些微利,積少成多,密食當三番。如果在微利上扣除微利,三番變得食之無味。
對那些以對沖基金掛帥的基金經理而言,高頻交易等於將買賣決定交付自動化交易系統,系統買什麼買幾多,由程式負責,速度是其特色之一,往往能以千分之一秒之差的速度,把買盤或賣盤「打尖」,無論掃貨或沽貨,總有辦法排在你前面,基本上基金經理只是儍儍的坐在熒光幕前進行監察。
由於面對風險相對較低,在低印花稅(原本是百分之零點零一)、波幅A股化以及資金自由進出的港股,設立高頻交易對沖基金,是低風險穩定回報之選,不少老牌家族或專業投資者早已開設,可惜上調印花稅,讓風險與回報比例變得不吸引,加上中美關係大不如前,不少過江龍已遷到其他地區。
我認識不少家族或名人「開檔」,包括將辦公室設在數碼港的神級財技高手;很多老牌家族開設了類似基金,並非全無風險,出現風險時比遇到股災更嚴重。
曾經有一位政府極高級官員的親戚,離開銀行後自行開設對沖基金,包括高頻交易,可惜以高薪在海外聘請高手編寫程式、開始運作不久後,一整隊程式編寫員集體跳槽離開,當場氣炸該名創辦人。事關程式編寫後,很難找別人接手,其他金融程式編寫高手不願意幫忙,最後得物無所用兼人財兩失。
話說回來,美國加息,對那些只求穩賺的家族基金而言利多於弊,毋須再依賴高頻交易。至少他們會將大筆大筆資金,撥作定期收息,試問今天香港投資回報,有幾多隻股票,年回報超過百分之五?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