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28日
外籍家庭傭工是香港非常重要的外來工作人口。
她們遠走他鄉,來到一個陌生之地幹活,面對不少挑戰和困難,仍為着其人生展現出堅毅精神。
位於九龍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光影作坊,正舉行展覽「菲常印像:香港外籍家傭的堅毅寫照」(即日至9月24日,逢星期二至日),展出由攝影藝術家蘇秀儀拍攝的一系列香港外籍家傭肖像,為大眾提供多個角度了解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外傭。蘇秀儀對外傭於閒暇時的活動特別感興趣,工作以外,她們在每周難得的假期,如何安排自己和群體之活動?
帶着相機,蘇秀儀遊走於外傭假日聚腳點,認識和了解她們的生活。藝術家以人文關懷角度,呈現香港眾多外傭面貌。鏡頭下各人富有自信和生命力,在有限空間下過着精采生活,乃本地外傭一個大型寫照:悉心打扮迎接在公園的聚會、把握機會在行人天橋學習新技能、在繁忙街道旁堅持信仰活動、與鄉里親朋在天台慶祝新婚……這些不計其數的平凡時刻,恰是外傭與所有香港人共同生活在城市中的最佳證明。
一個多元社會,建基於尊重和認同各人的存在價值,來自於對人的理解。
外傭來到香港不僅是一個打工賺錢的「移工」,她們也是本地一份子。
構建公平未來
蘇秀儀認為,是次展覽揭示這些群體的非凡旅程,特別熱情開朗、充滿生命力的一面。雖然每人經歷不盡相同,但皆充分體現了愛、尊嚴和毅力。外傭們能屈能伸,在追求充實人生的同時,亦對本港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透過這系列影像,蘇秀儀嘗試表揚外籍傭工的努力付出和積極貢獻,加深社會各階層對她們的了解和包容,並讓觀眾思考大家對邊緣社群的共同責任。各人必須認同外傭的存在價值,才能構建一個更公平,又富同理心的未來。
蘇秀儀是本地攝影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,持有美國耶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,並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修讀藝術行政碩士課程。在學期間獲《讀者文摘》頒發Lila Acheson Wallace獎學金、哥倫比亞大學藝術行政獎學金和耶魯大學之全額學費資助。除了任職紐約美國華人博物館及香港藝術中心外,九十年代中期起分別任教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、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和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。
香港迅速發展又不斷變遷的城郊景色是蘇秀儀主要攝影題材,作品多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及展覽,曾在上海、廣州、新加坡和首爾等亞洲城市以及維也納、溫哥華、多倫多等歐美地點展出。
圖片由藝術家提供
撰文:卡夫卡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開刀生抑或順產好? 第一胎健康單胎媽媽之賦權知情抉擇 |
上一篇: | 微表情 探虛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