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25日
自去年十月開始參與「共創明『Teen』計劃」項目,擔任義務友師,一年的計劃,轉眼接近尾聲,感謝百仁基金副會長羅詠詩小姐邀請,這段日子,我跟學員一同成長,也感受良多。
我被配對的中二女生Amy,從第一天見面只會點頭,到現在和我無所不談,算是很大改變。她九歲才跟母親來香港讀小學一年級,當時一句廣東話也聽不懂,努力自學後,很快適應了香港生活,考上Band 1中學。她告訴我,參加計劃前有幸訪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,司長聽取了學生意見,最後連項目名字也改了。
低收入家庭的孩子,不一定是想像中的悲慘主角,小妮子萬千寵愛於一身,是整個家族唯一女孩,她不單沒驕縱性格,還很懂事,放學後會到市場買菜煮晚餐和幫忙做家務,父母從不約束,反而培養她自律的性格,經常鼓勵女兒放膽嘗試新事物。
這段日子,我帶她主持電台節目,到我公司學習財富管理,一起設定理財目標和規劃。她跟我一起做義工、包裝福袋、探訪病者。近一年相處,我發現這孩子在攝影及幕後製作方面有濃厚興趣及有天份,我倆喜歡繪畫、藝術亦特別投契。每次見面後,我都要求她寫一段感想,當人生回憶錄。她說自己幸運地遇見我,聽說部分參加計劃的同學,連跟導師外出見面的機會也沒有。
我覺得參與計劃的意義是幫助孩子成長,除了金錢上的資助,言教、身教比起什麼都重要,一定要有互動才能增進了解。若舉辦活動只懂按社會福利署指引,側重出席活動次數,和不停填寫沒意義問卷,學生獲取獎學金時也要收據證明,最終只流於公式化交貨而已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失活力失香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