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22日
我經常四處公幹旅遊,每次外遊,去夜市或市場幾乎指定動作,兩者最大分別,在於營業時間與產品種類,如果可以選擇,當然喜歡前者。
最近,關於香港應否發展夜市的議題再次炒熱,奇怪,香港不是一向有夜市?由《新不了情》的廟街,到智叔遺作之一《女人街,再見了》的女人街,都是香港著名夜市。再者,只要輕輕看看小紅書,會清楚知道香港有哪些出名夜市,為什麼將香港說成從沒夜生活要大搞特搞?(如果要說夜生活,還有如《旺角黑夜》、《喜愛夜蒲》、《周末狂熱》、《晚九朝五》等一大堆電影)。
自己喜歡逛夜市,若女人街與廟街二選一,特別熱愛後者,事關廟街結構遠比女人街多元複雜,由賣唱獻藝、占卜星相、翻版名牌、軍事用品到煲仔飯大牌檔等,都可以在廟街找得到。
年輕時,周末常陪伴閨蜜到廟街找塔羅牌師傅,排隊加上不停問,動輒整晚就耗在那小小帳篷,基本上由升學到戀愛、移民、搵工等問題,都會問個究竟。記得一次,問問題的限額還有,大家無聊地問究竟吃什麼消夜?當然,被塔羅牌師傅臭罵了一頓。
很多讀者認為,廟街品流複雜,雲集四方人馬,女性出入這些地方會否不雅或不安全?答案是否定。廟街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平衡,由地下到地上的秩序,到舖販售賣的貨品,都有微妙平衡,地方勢力人士對遊客或其他沒背景人士,一般不會騷擾,而舖販與舖販之間沒互相競爭你死我活,而是大家照應,替對方「看舖」。
每次到廟街,感受到一股《廟街十二少》或《黑馬王子》式溫柔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突破瓶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