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16日
再一次證明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
很久沒練習瑜伽。扭傷腳是主因,連站立都搖搖晃晃,哪敢亂動?物理治療師常叮囑,幫助強化雙腿運動固然要做,大前提適可而止,千萬不要再受傷。
以前上瑜伽課,並沒適可而止。印度籍老師頗為嚴格,每次檢查姿勢時,不但會幫忙糾正,還希望學生能超越自身能力,於是這裏壓一壓,那裏拉一拉,痛得人叫救命。幸好那時候每天都運動,肌肉尚算強健,捱得住他的無情力。換了現在,隨時弄傷。
最近嘗試做一些簡單瑜伽動作。短時間單腳站立、抬臀、貓式伸展等。為此,特地在網上訂購了一張較厚瑜伽墊。
它可算我十幾年來用過最好的瑜伽墊。質地雖厚,有點像記憶棉,站在上面,不會覺得太軟而不安全。有時沒在做運動,也會赤腳在上面來回地走,感覺很療癒。
原來瑜伽墊如此重要。以前不懂,對墊子的質料和厚度都沒要求,隨便在體育用品公司買一張薄薄的,用了十年,墊上不少膠粒都已脫落,有些位置磨得光滑,還繼續在用,以為無所謂。換了墊子,才感受到當中分別。尤其一些要躺着做的動作,從前覺得跟直接躺於地板上一樣,腰背很不適,現在舒服得不想起來。
後來讀一些瑜伽導師寫的部落格,知道不同質料和厚度墊子,有不同功效。例如我現在用的十毫米厚度,對保護關節雖好,若做很多平衡動作,它的抓地性便不夠,反而要挑一些不太厚的才安全。所以選擇瑜伽墊時,還視乎不同需要。
平日我多數伸展拉筋,連單腳站立的時間也不能長,免得之前受傷的腳踝承受過多壓力,暫時未覺得平衡有難度。
由於墊子太舒服,還擔心它被搶購一空,或者將來停產什麼的,之後再多買了一張收藏。希望它不會在若干年後像Zara塑膠袋,慢慢化成灰,被我浪費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