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8月10日

王建芳醫生 微言芳談

微生物實驗室日常(下)

上回講到,樣本到達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後,同事會「抹片」、染色並在顯微鏡下檢視,以及把樣本塗抹在培養基上「種菌」。

顯微鏡檢查即時會有結果,可以看到有沒有白血球細胞和病原體。此外,不同染色法顯示不同的病原體。針對細菌,一般用革蘭氏染色,能把常見細菌分成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,它們的形態也可幫助我們分辨各種細菌,對即時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有很大幫助。比方說,常見的金黃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,兩者在顯微鏡下都呈革蘭氏陽性球菌,但肺炎鏈球菌是平排的球體,所以叫鏈球菌,而金黃葡萄球菌則呈葡萄狀。在顯微鏡下見到這些細菌,病人又情況緊急的話,就會調校所使用的抗生素,再等待種菌結果。當年我初出道,懷疑病人得食肉菌感染在手術室進行手術時,還會漏夜呼召臨床微生物科醫生回醫院,用顯微鏡檢視手術所取的樣本是什麼細菌,以選用最合適的抗生素。

顯微鏡下見到的,只是大概分類;要知道到底是什麼菌,還得等用培養基種出來的菌株做分析。上世紀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會用很多化學測試來鑑別細菌,要搞清楚細菌真身,等菌生長出來之後,最少還要用一天完成測試,有時甚至用上好幾天仍未必分辨到。不過,自從蛋白質譜儀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被廣泛使用後,鑑別一般菌株只需幾小時。

然而,在出報告之前,還得完成一個重要步驟:藥敏測試。因應不同細菌,選用的抗生素也有分別。因不同抗生素針對的細菌有異,細菌亦會演變出抗藥性,所以要確定選用的抗生素能有效殺滅所找到的細菌,藥敏測試非常重要。可惜直至現時為止,藥敏測試都要靠人手進行,就算有一些系統能一次過測試多種合用的抗生素,只能達到半自動的效果,把適當份量細菌放進系統裏,還得靠人做。種菌最少要一天,種到菌之後做藥敏又要半天到一天時間,所以一般臨床微生物測試要兩天才能完成。

作者為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

 

[信健康] 再談微生物實驗室,醫生資訊要留意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