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8日
唐太宗李世民不單慫恿父親向突厥稱臣,還親自策劃。他委派劉文靜修書突厥始畢可汗。北方群雄雖然大多數稱臣突厥,但始畢可汗始終看重李家。根據《大唐創業起居注》記載,始畢可汗得書,悉李家有意稱臣,大喜。以下引文俱出自此書。
始畢可汗盤算:「天將以太原與唐公,必當平定天下,不如從之以求寶物。」由此語可看出兩點:其一、這是從中國人觀點寫歷史,指太原唐公(唐高祖李淵)得天命,必當平定群雄,得天下,突厥會這樣相信天命嗎?其二、突厥無意佔據中原,皆因遊牧民族得地無所用,一如漢人無意佔領戎狄草原,得之無所用也。突厥只想得到「寶物」:「唐公自作天子,我(始畢可汗)則從行,覓大勳賞。」始畢可汗是否講過這番話,當然無從考證。
李淵收到始畢可汗的覆函後,仍然躊躇再三。史書記載:「帝(李淵)開書嘆息久之曰,孤為人臣須盡節,本慮兵行以後,突厥南侵,屈節連和,以安居者……」
李淵本來不打算先稱臣突厥後起兵,而是得天下後,「突厥南侵」,才效漢初和親而安民。豈料始畢可汗苦苦相逼:「唐公若從我語,即宜急報……」
李淵畢竟在隋朝當官,是太原留守,一方之雄,不像劉武周般只是個軍人,梁師都只是草莽梟雄。要他稱臣,難免心有不甘。史書記載他閱書後「辭色懍然」,官員「莫敢咨諫」。史書沒記載世民怎樣勸父親借助突厥勢力,「以益兵威」,只記載劉文靜「兵諫」,上奏李淵,稱他糾集的兵威脅曰:「公若更不從突厥,我亦不能從公。」
李淵無奈答應,「遣文靜使於始畢可汗」。劉文靜雖然有功於唐,但冒犯了主公,難逃「狡兔死、走狗烹」下場。裴寂進讒言詆毀文靜,李淵乘機殺文靜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