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4日
鍾情於某種食物,與對某種食物有執念,是兩回事。
一個長輩經歷兩次大病,一次癌症、一次心臟血管嚴重堵塞,照道理,病癒後會稍為注重飲食。然而和他吃飯,如果點清淡的菜,會被他嫌棄。他常笑道:「我什麼都可以不吃,但煎炸肥膩的絕不戒口。」他着重美味多於健康,如果餐廳是用橄欖油煮菜,他一吃便吃得出來,然後埋怨大廚不用花生油,批評食物「有一股青澀味」。
有一次跟他去吃西餐,前菜是黑毛豬火腿、鴨胸無花果沙律、蟹肉釀墨魚卷,再加蜆肉蘑菇濃湯,主菜是煎鱸魚、意式香腸薄餅、海鮮燉飯。吃完之後,他問我和丈夫飽不飽,我們捧着肚子頻呼「很撐了」,他帶點驚訝地問:「你們整頓飯都沒吃過肉,這就夠了?」吓?沒吃過嗎?於是他又點了一小份炸豬排,作為「餐後小吃」。
與其說看透生死,不再恐懼,不如說他有一種執念──不吃過煎炸肥膩的肉類,那一餐便不算圓滿。正如飯後沒甜點,很多人總覺得欠缺些什麼。當年他患癌,據說是末期,為了最後一絲希望,走訪各地名醫,後來連一些古怪偏方都勇於嘗試,終於走出鬼門關。每當他憶述抗癌過程,都說非常痛苦。換了是別人,之後一定會好好養生,他剛好相反。或者他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世事無常,人生苦短,不如及時行樂。在奇蹟地痊癒後,更不想浪費任何一天在清茶淡飯中,決定要對得起自己的嘴巴和胃,不讓它們受委屈。
我愛煞黑朱古力,卻沒到執着的地步。平日只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黑朱古力,但久不久吃幾顆小友送的金莎,都不抗拒。而且也不必天天吃,好幾星期沒碰都可以。這位長輩那種非吃不可的堅持,又讓人想起周慧敏。據說她曾經持續十幾年,每天必定要吃下一整條咖啡瑞士卷。他們對某種食物的依戀,或許更接近我以前在香港時那杯醒神奶茶吧!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花開之處,就是希望所在。──美國前第一夫人Lady Bird Johnson |
上一篇: | 起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