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17日
喜歡喝茶,卻對茶認識不深,機緣巧合,上了一課茶藝入門,始發現一片小小茶葉,蘊藏深奧學問。
茶葉一般可以分為六大類:綠茶、白茶、黃茶、青茶(烏龍茶)、紅茶和黑茶,取決於茶葉的發酵程度。綠茶加工最少,沖泡後,葉子形狀清晰可見,碧螺春的「一芽一葉」和「一芽兩葉」各有獨特形態,而注水方法不同,茶葉散發出的香氣和味道也有分別,要細意品嘗,才能領略「回甘」。
日常喝的普洱茶,也有兩種:生普和熟普。單看茶餅顏色,生普色澤明顯較為光亮,呈褐綠色,茶味較芳香;熟普色澤黯淡,呈深褐色,茶味較濃郁。
普洱茶多產自雲南,生普經過自然陳放再壓成茶餅,擺放一段時間,可自然轉化成熟普,不同時段沖泡,會有截然不同味道。熟普則多了發酵過程和工序,優質熟普,存放時間愈長,茶葉中的活性物質氧化愈徹底,茶味愈醇厚。
朋友理科出身,卻愛上研究茶,她形容品茶結合文化藝術與現代科學,茶藝更是一門生活美學,透過習茶,可以陶冶性情,讓自己靜心沉性。
茶具也甚講究,沖泡綠茶要選玻璃器皿,茶湯顏色一目了然;沖泡普洱,則要換上紫砂茶壺,茶味慢慢被茶壺吸收,日積月累,即使只灌注熱水,也自然散發茶香。茶壺,又是另一番學問。
香港四處都是連鎖咖啡店,特色小店也以手沖咖啡做賣點,卻甚少茶室推廣品茶。朋友說,內地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評茶系統,台灣茶文化也相當入屋。香港人的「快」,與品茶的「慢」格格不入,要普及茶文化,先要學懂放慢生活節奏,快思慢嘗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小小作家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