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7月13日

王建芳醫生 微言芳談

過氣世紀絕症

七十年代,丹麥女外科醫生格蕾特拉斯克因為身體不適,決定離開扎伊爾(剛果舊稱)的工作崗位,去南非度假。然而,她的病並沒好轉,兩年來她多次感染罕見傳染病。到了南非之後,更出現呼吸困難。她回到丹麥哥本哈根,接受檢查和治療,但沒人知道她到底得了什麼病,讓本來活力充沛的她,身體愈來愈虛弱,T淋巴細胞完全消失,導致缺乏免疫力,最後感染肺囊蟲肺炎致命。現在看來,這是典型愛滋病病例,不過在1977年,「愛滋病」這個名詞還未存在,拉斯克的血液要到1986年才在美國檢測到HIV-1病毒。八十年代,愛滋病在美國的男同性戀者和靜脈注射藥癮者社群爆發。由於對愛滋病病毒仍然欠缺認識,治療藥物又少,加上對同性戀者的歧視,常常和濫交等拉上關係,讓患者有很大壓力。

此外,愛滋病病毒會不停地攻擊白血球細胞,讓患者T淋巴細胞降到很低水平。由於缺乏T細胞,很多不常見、致命率低的病原體,在愛滋病患者身上都變成致命殺手。治療這些併發症已經很棘手,如果沒辦法提升白血球,愛滋病患者必死無疑。

某天,和一位傳染病專家閒談,講到現時治療愛滋病,對比起他30年前接觸第一個愛滋病病人時,藥物選擇多得多,治療效果也很好。他開玩笑說,現在治療愛滋病比醫治糖尿病更簡單。這倒是真的,現在多了很多藥,而且有複方藥,一顆藥已經包含3種藥成份,是雞尾酒療法。雖然藥費仍然不低,但治療效果很好,副作用也不多,許多病人都接受。

治療愛滋病,最重要病人配合:堅持服藥,穩定後亦要一直吃,不能愛吃才吃。如果不堅持服藥,病毒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,要改用第二線藥物,那就較多副作用,治療效果會打折扣。另外,定時檢驗病毒量和白血球量也很重要,因為有個別病人就算乖乖吃藥,還是有機會產生抗藥性,及早發現和改變治療方案,針對性地選擇抗愛滋病病毒藥,能把病情控制。該病已經不再是世紀絕症了。

作者為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

 

[信健康] 愛滋病不再是世紀絕症?醫生資訊要留意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