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7月4日

譚淑美 訪談錄

鐵達尼粉絲黃靜怡講觀殘骸原因

近日,探索鐵達尼號遺骸的潛水器「泰坦號」(Titan)疑因「內爆」造成5名乘客身亡,全球震驚。

眾所周知的鐵達尼號船難,發生於1912年。一個多世紀以來,尤其在大導演占士金馬倫拍攝電影《鐵達尼號》(Titanic, 1997)後,加深了人們對這艘沉船的好奇與興趣——有人願花費25萬美元親睹它一眼,也有人以另一方式,就是收藏文物,以加深對它的認識。後者,也就是今次接受訪問的嘉賓:黃靜怡(Ingrid)。

作為「鐵粉」,黃靜怡表示理解5人為何甘願冒險潛入海底。「畢竟這是一個有關二千多人的故事,有生還者,有死難者。它好像一個漩渦吸你進去,不能自拔。」

本身經營護膚品及健身室生意的黃靜怡笑言,自己是用生意「養」着收藏這個嗜好。訪問場地位於銅鑼灣一幢商廈內,她租了一個單位做民間展覽館,館名是i-Lab,今年4月完成了一個鐵達尼號文物展。

先談一談,作為「鐵粉」的她,對潛水器「泰坦號」遇難的看法。譬如說,如果有機會潛入海底觀察鐵達尼號殘骸,她會否去呢?

「我當然也想親眼看看,但計及風險、成本、潛下去有這麼多個小時在黑暗中……我不會去,我膽小!」她摸一摸心口道:「然後,我亦不明為何他們叫那艘潛艇做Titan,以前都有小說橋段講到這名字不祥。若我自己有一艘船,肯定不會改這個名啦!」她口中的「小說橋段」指早於鐵達尼號沉船事件發生14年前,一本小說Futility描述了一艘叫Titan的輪船沉沒的災難,它有如預言般,也是撞向冰山沉沒的。

不過,黃靜怡說理解5人的冒險精神。

「當我看新聞,見到一些網民的回應——例如有人說:這麼想去看鐵達尼,現在下去跟它團聚囉!我覺得有點涼薄!因為我做收藏時,真的會為每一個人物、情節着迷。畢竟這是一個涉及二千多人的故事,有生還者,有死難者。它好像一個漩渦吸你進去,不能自拔。」她收藏古物約10年,在約三四年前開始買第一件鐵達尼古物。

文物不可分拆銷售

鐵達尼號文物打撈權現時只限一間公司擁有,而「打撈出來的文物」已知至少約5000件,近年這些文物在美國法院被裁定為「不可分拆銷售並得開放給學界研究使用」,所以,或只限於博物館或大財團之間的競爭,民間收藏品通常不包括打撈所得文物。

黃靜怡收藏了數十件與鐵達尼號相關的文物,這天帶來4件跟大家分享:一、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須知小冊子;二、一份旅行社宣傳資料;三、鐵達尼號頭等餐室一張被退貨的枱布;四、一張跟船上所用同款的太陽椅——全部有上百年歷史。

 

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須知寫了什麼呢?

「我最記得的是,聽到吹號角就是開飯,還有設施介紹和收費,最尾則有一個葡萄酒清單(wine list),一支或半支葡萄酒約1、2美元。」她小心翼翼地揭開那本手掌大、非常脆弱的小冊子說(書內寫明「1/2 Bot」,代表半支酒的價錢)。從這印刷品,她真切地感受鐵達尼號有多豪華。「有室內暖水池、壁球室……不是所有設施都收費,但如土耳其浴就要另收費用。它是當年真正的船王!」

這本守則為何會在民間流傳?黃靜怡指賣給她的拍賣行亦未能有一個確切說法。「鐵達尼號前往美國有中途站的,有些人下船了,可能帶着這本須知離船;也可能是來自獲救的人,帶着它上了救生艇……」

至於宣傳資料,她指是當年放在旅行社作招徠的。「枱布方面,這個因裂開了,所以被退貨。你可見到上面印有White Star字樣。」White Star(白星號)是經營鐵達尼號的船運公司。

黃靜怡停一停再介紹道:「它可以說是幸存者,若不是有這個缺陷,它已沉在海底。」

太陽椅本身屬於白星號同期另一艘船,因「樣式及木材均與鐵達尼號的太陽椅一模一樣」,她認為這也是一件甚有價值的展品。

收藏沉船樂手遺物

接下來,身為收藏家的黃靜怡評價《鐵達尼號》電影,在道具及背景方面把歷史還原程度達九成。「一個閒角、一句對白、一幅畫、一張椅子都有出處,可見占士金馬倫有多細心。當然,Jack及Rose(男、女主角)的故事是由多個人物拼貼,再加上浪漫包裝,奸角的塑造,也是為了讓故事更好看。」

在電影裏,鐵達尼號下沉時,船上樂隊沒停下演奏,真的嗎?黃靜怡指自己翻查過史料,確信這事。「這是真的,可是真正樂隊人數其實有8人(電影裏是4人)。」她的藏品中包含了其中一名樂手的遺物,那是一張祈禱卡。「他是一個法國年輕人,在眾多鐵達尼號人物中不太起眼,但都是一條命。他不應被遺忘。我們在導賞時也介紹了他的故事。」

黃靜怡本身讀理科出身。「我在香港科技大學讀電腦系(計算機科學)。」為了興趣,她在百忙中擠出時間,現正修讀英國一間學校的遙距埃及考古學碩士課程。

 

黃靜怡(Ingrid)小檔案

職業:商人

興趣:收藏鐵達尼號文物、古董香水、化石等

學歷: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士及碩士學位

 

撰文:譚淑美

[email protected]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