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6月30日
不如談談我們為何偏心發哥吧。周潤發不接合拍片?別儍啦;周潤發不濫拍?《賭城風雲》系列算不算?《別叫我"賭神"》主題「找到自己」,發哥作品固然形象百變,時而大英雄時而爛笪笪,但我們無疑更愛戴發哥現實中的真性情:念舊、坦率卻世故、謙厚卻幽默、親切卻超然、醉心嗜好(攝影和跑步)自得其樂……我們甚至也能從他身上找到自己影子,或起碼,潛意識想仿效發哥。周潤發是香港人榜樣——不只偶像,經歷幾十年社會變化,寵辱不驚,毋忘初心,不亢不卑,莊敬自強。
6月23號晚,我睇特別場,事前在圓方巧遇朋友夫婦,阿嫂關心問:「發哥會謝票嗎?」我答no啦。天地良心,我的確不知道,相信其他行家亦收不到風,詎料發哥驚喜現身。周潤發便如此。他攝影,但不拍相機品牌廣告;他長跑,落場渣馬,沒擔任代言人,是真正捕獲,否則賽會不會不搞大龍鳳,試想發哥代言可收多少錢?周潤發不貪不張揚,隨心而為。觀眾發言感謝發哥對香港電影貢獻,他笑說:「我有收片酬噃。」君子求財,不亂扮清高。
同晚,我短訊女主角袁詠儀聊天(她沒來謝票),靚靚讚發哥無得頂拍得辛苦;但現場,周潤發感恩這次舒服,並非動作片,毋須揸槍搵食。有工開就別抱怨,港人核心價值,發哥有衣食。發哥出名親民,操刀戲院大合照派上AirDrop,到離場,雖依依不捨卻沒瘋狂阻截。記得當年訪問他教我:「你尊重人,人家自然尊重你。哪有明星不敢上街的?」
寫了一大堆「思前」仍未觸及戲文,我認,今期不以電影為本位。
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。
幕啟,直接說,《別叫我"賭神"》是一部倫理片,寫父子情,寫自閉症,寫浪子回頭,相當催淚。
但同時,它集周派戲寶大成。發哥風格,悲劇言情猶帶俏皮一面,正如香港人面對逆境總能樂觀處理,自嘲自勉。對號入座自然關《賭神》(1989)事,卻反其道行之;爛賭讓袁詠儀瞞着他懷孕離去,夫妻分隔兩地,多年後父子磨合,以完成賽事為心願,似《阿郎的故事》(1989),這套周潤發謝票時都特別提及;在澳門經營理髮店,奇形怪狀豬朋狗友白只和廖啟智替方中信度橋溝Miss,又似《精裝追女仔》(1987)的堅記車房;乃至街頭狂奔都似《秋天的童話》(1987),新一代未必明白,吾輩唯覺發哥喪跑也渾身是戲。亦莊亦諧,我大膽猜測,莊文強編劇根本志在串連出一幕幕經典場口。
何止,袁詠儀演患絕症使人想起《新不了情》(1993),由初出茅廬做社工、拍拖、獨力育兒、抱恙、彌留,妝容到情緒絲絲入扣,這是我忍不住當晚WhatsApp她的原因。推而廣之,自閉兒精於21點遭親人利用,使人想起荷里活《手足情未了》(Rain Man,1988);自閉兒少不得像《阿甘正傳》(Forrest Gump,1994)擅跑吧?於是轉頭果然見柯煒林獲發掘參賽情節。中西共冶一爐,而且瞄準在那幾年間輝煌,即香港年齡中位數四至五字頭市民的青葱歲月,至今集體回憶最具消費力,計算精確。
稍嫌,戲寶始終折子戲,個別段落發揮不夠喉,卻無損我推薦,Fat Chai and Friends,連客串的方平(鮑起靜丈夫)、黎彼得,每張臉孔都引出背後溫情洋溢。特寫鏡頭倒影發哥與廖啟智道別,已難分戲夢人生了。
撰文 : 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現代化.標準化.國際化 優質中藥品牌走出去 |
上一篇: | 劉德華模仿對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