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6月20日
母親節過去不久,又到父親節。母親多人疼,父親較被「冷落」。但相信在不少兒女心中,父親仍是沒掛在嘴邊的摯愛。
近在咫尺,遠在天涯,父親的身影,其實從沒遠去。像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在火車上看見要為他買橘子的父親,戴黑布小帽,穿黑布大馬褂,深青布棉袍,穿過鐵路,爬上對面月台。兩手攀着上面,兩腳向上縮。肥胖身子向左傾,顯出努力的樣子。朱自清看見父親背影,簌簌落淚。最沒法忘記爸爸的背影。
他父親年少出外謀生,做過許多大事。老境卻頹唐,家境慘澹,家中小事常令他動氣,待朱自清不同往日。但兩年不見,他終於忘記朱自清的不好,總是惦念着他。這次到南京謀事,往車站送朱自清回北平讀書,便反覆叮嚀。
世界今昔不同,但同樣有許多現實壓力。父親工作在外,艱苦備嘗。在外受到委屈,回家常裝作若無其事,做一個任勞任怨、仁慈和藹好父親。
當朱自清轉做父親角色,他卻認為自己初期是個「不成材」、不仁慈父親。
在《兒女》中,他說孩子們還小時常爭鬧哭嚷,吃飯我要大碗,你要小碗;你說紅筷子好,他說黑筷子好;這個要稀飯,那個要乾飯;你說他菜多,他說你菜好;爭玩具,同一樣,偏要別人手上的;自稱暴躁的朱自清,常叱責、體罰孩子。31歲後,才漸覺自己「殘酷」,開始思想怎去當個好父親。
當你有個好爸爸,你要學懂珍惜他。
我爸爸像香港不少上一代父親一樣,讀書少,說話不多,教導兒女不是強項,辛勤工作、心地善良,寶貴的看重和信任,已是兒女心目中最好榜樣。讓我們知道,雖然世途險惡,世上仍有無條件的愛和這樣珍惜自己的人。
樹欲靜而風不息,只是親愛的爸爸早已不在了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