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6月10日

張總 毋枉管

矽谷銀行和雷曼兄弟比較

2008年初,美國投行中排名第五,1923年成立的貝爾斯登(Bear Stearns)首先宣布破產,被JP摩根合併,人行不以為意,反正大吞小並不奇怪。

到了7月,第三大的美林也出事,經商議後,美國銀行以低價購入,那時,市場就開始猜測誰是下一位。

果然,9月份,排第四的雷曼兄弟同樣出事,只是無人肯救它,可能價錢不對吧,其中也有個人恩仇,結果風暴驟起,誰也撐不住。

至於餘下的大行皆是「大到不能倒」,只有政府出手,用納稅人的錢救命。

風雲又起

事情就如此過去了,從中學得到教訓嗎?不會的,銀行家仍是人人有高薪。才15年,風雲又起,這次不在紐約而在加州矽谷,受害者是矽谷初創公司,矽谷銀行在美國的排名,有說11,亦有說16、18,總之是20大之一。

沒有個人存款,美國聯儲局也照樣找人買下來。其出事的禍因是買了美國國債和房屋抵押債券,這是聯儲局自己也在投資的項目,同時「以債養債」是銀行正常經營的項目,以客戶的短期存款去買長期債券,博利差。

然而,沒有人想到一年下來,加息由0.5%加到5%,不肯一早洗手,虧!

聯儲局和很多世界央行都在虧損中,只是央行們不會連老本都虧清而已,世人也不恐慌,反正有2008年的例子,矽谷是貝爾斯登的翻版,然而,它也可能只是本次風雲中第一個出事而已。

連鎖反應是傷害了矽谷初創企業,為何身家都集中在一家銀行?這些創業人士真的不怕風險啊,矽谷銀行停牌時股價超過100美元,復牌前價格跌到不足1美元,跌了99%有多,若和2021年11月30日的峰價(763美元)比,跌到一文不值。

矽谷銀行股價自2022年10月後一直跌,存戶卻未醒覺,監管者亦未發出警告,可見美國金融制度大有問題,自2008年的雷曼事件後,完全沒有改進,只有更鬆動。

2008年令美國六大投行倒閉了4家,餘下兩家要申請為商業銀行牌照才有得救,這次「大到不能倒」表面上沒有問題,但小型銀行問題重重,遍及全國,是銀行文化的問題嗎?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