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5月26日

郭逸之 筆文集

高級敗家仔

編輯邀稿時向筆者明言,每篇文章字數約八百五十字,問能應付嗎?自己說沒問題,雖然有一段時間無寫作,亦不是以文字工作為主,似乎字數愈少難度愈高,最後反問,若文章過長分成上下集可以嗎?結果經常出現了周四、周五專欄分成上下集的現象。

假如第一次看〈筆文集〉文章,建議大家先看周四見報的〈回家創業失敗〉,事關經常將過長的文章一拆二,所以同一題材偶爾會分成上下集,例如〈富三代假結婚〉與〈富後代真生仔〉等。

承上文所言,富二代或富三代承受的壓力,非你我等凡夫俗子可以理解,一般人視富二代為原罪,無他,無產與有產或富戶階級之間永恒的矛盾。至於富二代,面對白手興家父輩,那道幾乎不可能跨越的高牆,要麼不甘守業,偏好嶄新勇進手法嘗試超越,結果容易過激走上歪路;要麼另闢蹊徑尋求父輩生活缺少的砌圖,父親花心兒子專一等等。

另闢蹊徑尋找人生,另一塊砌圖的富二代比比皆是,結婚周年會去智利行山「慶祝」的劉鳴煒、近年醉心歌影甚至手執導筒的麥浚龍,二人算代表人物,事關要劉鳴煒、麥浚龍做生意炒股,要勝過他們父親,根本無可能。相反你要劉鑾雄在野外做瑜伽、麥紹棠唱《耿耿於懷》,亦不可能。

相比之下,嘗試以激進手法跨越父輩高牆的富後代,大有人在,不少案例最終導致公司虧損、除牌或破產。除了前文所言的泰興光學馬氏父子,及商舖大王鄧氏父子外,其他例子包括聖誕樹轉營,搞動漫的高氏父子、娛樂大亨林姓父子,以至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沒頂的曾氏家族等等,輕則公司蝕錢,重則敗光祖上家產。

富二代回家創業最大問題,在於他們未窮過。二〇一〇年港台製作的《窮富翁大作戰》,找來G2000創辦人田北辰,住「豪華籠屋」及做清潔工。記得其中一幕說他不知道,如何從油麻地乘公共交通工具到灣仔,道出富二代與一般人的分別。田北辰是紡織大王田元灝之子,如果說他一世人未坐過公共交通工具,我信。

假如叫那些未窮過、不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議員,為市民爭取低收入津貼、跨區交通津貼等,會不會有點諷刺?又例如叫那些未窮過,不知道金錢有成本或槓桿風險的富二代經營業務,對公司股東是否有點冒險?一樣道理。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