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26日
是枝裕和新作《怪物》,康城影展放映後獲在場人士起立鼓掌9分半鐘,意味着《怪物》被與會者高度讚揚。
掌聲鼓勵,本來是禮貌使然,發乎自然,長一兩分鐘已是熱情高漲,如管弦樂團的音樂會謝幕,再優秀的表演,指揮多番進出,最多也不過六七分鐘之內。
不知由哪時開始,康城影展的起立鼓掌成了傳統,且鼓掌時間大有愈來愈長之勢,這傳統冠絕世界三大影展。據資料說,康城最長的起立拍掌,屬於墨西哥導演基拉莫狄多路的奇幻電影《魔間迷宮》(2006),竟然長達22分鐘;而美國紀錄片導演米高摩亞的《華氏911》也達20分鐘。我的天啊!
當記者參與康城影展時,起立鼓掌早已存在,不過從未身歷其境。事關記者媒體一般觀看的是傳媒優先場,早上8時半開始,自己未經歷過長逾2分鐘的鼓掌。反之,由於電影沒有導演、演員在場,這種發自內心的不滿,最直接,戲不好看,「啪凳」離座,記者時間寶貴,絕不畀面。
記憶裏最誇張一次,法國壞孩子導演里奧卡哈斯的Pola X(1999),由於有四級「打真軍」場面,頗為突兀又譁眾取寵,電影放映中不斷「霹靂啪啦」,直至完場。
康城的持續起立鼓掌,是否代表電影真的棒呢?原來《魔間迷宮》在康城空手而回,而米高摩亞大肆批評喬治布殊的《華氏911》,則獲得金棕櫚大獎。鼓掌,實則虛之;拿獎,始終取決於評審口味。
我始終好奇,超逾10分鐘的掌是怎樣鼓出來的?盛情難卻,回應掌聲的電影台前幕後,應如何舉措確是大學問,想想也滴汗呢!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