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5月24日

袁康就博士 氣療百病

頸痛頭暈試浮針

50多歲的范生頸痛伴隨頭暈兩年多,來我診所一試浮針。

頸痛兼頭暈是常見組合,主要原因是頸部肌肉繃緊。頸部肌肉繃緊的後果除了肌肉自身出現疼痛之外,那繃緊肌肉有可能壓到下面血管,導致血管前方供血不足,因而產生後續病痛,大則如缺血性中風,小則有頭暈、飛蚊症等。

頸部有4條大動脈供血上腦,左右兩側的頸總動脈和枕下的椎動脈。

血管受壓

由心臟出的鎖骨下動脈上行穿過頸椎橫突,通過枕骨大孔進入顱腔,成就顱內基底動脈的血供。

基底動脈負責腦後三分之一血液供應,如果血供不足,患者自覺有頭暈感。

然而,基底動脈血供不足之原因,如果不是寰樞椎關節錯位的話,大多是枕下肌群太過繃緊而卡壓到椎動脈,也有些是頭夾肌、頸夾肌上段過度繃緊所導致。

另一條頸總動脈上腦,分支出頸內動脈,負責大腦前三分之二區間及頭兩側血液供應。如果頸總動脈在頸部受到卡壓,就有頭前方或側方的頭痛頭暈。常見卡壓血管的位置就是胸鎖乳突肌,次則斜角肌。

鬆開肌肉

范生過去兩年看過不少醫生,西醫、物理治療以至針灸都試過。「我起初是頸痛,有三五年吧,因為不是很痛所以不太理會,直到兩年前這頸痛愈覺明顯,便開始頭暈了,於是又西醫、又物理治療,現在想試浮針……」「嗯,好的。物理治療做過什麼?」「拉頸、電療等等。」「你有手麻?」「初起時的確有些手麻。」「那你有針灸嗎?」「也試過,但……」「明白,現在你頭暈不適的位置可以說清楚嗎?抑或沒特別位置?」「在頭前方及前額位置,有時在兩側太陽穴附近。」「這一刻有頭暈嗎?」「有,前額對上。」「頸痛呢?」「頸痛在這裏。」他摸着雙側上斜方肌。

經過一輪觸診,我確定元兇就是斜角肌、頭夾肌和上斜方肌。我用浮針把這幾條繃緊肌肉一一鬆開,問:「現在暈嗎?」「沒有了。」「頸痛如何?」他轉轉頸、聳聳肩,似笑非笑地說:「不痛了。」看得出,他正抑壓着驚喜的心情來回應。

作者為註冊中醫(針灸)

 

[信健康] 浮針有助鬆開繃緊肌肉,中醫資訊可留意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