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12日
路政署計劃在中環、大圍和荃灣,將路牌字體由現時「全眞字庫(港人版)粗黑」改為「文悅古典明朝體」,作為改善市容工作其中一項新猷, 政府認為路牌「整容」後,可以「注入較為濃厚文化氣息、氛圍」。
目前街道名牌和道路上駕駛指示字款用「全眞字庫(港人版)粗黑」字體,與英文字體「Transport」配合,筆畫粗幼統一,平實穩重,駕駛者看得清楚,易於閱讀。「文悅古典明朝體」雖有新鮮感,字體筆畫有粗有幼,閱讀時要小心,有關注道路字牌的團體擔心,新字體未知是否曾經測試,質疑其易辨性會對駕駛者造成不便,嚴重者可能引致交通意外。「Transport」字體由一位英國平面設計師,與他的合作夥伴在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三年間創出,英國路牌廣泛使用,美國一些州份、歐洲、亞洲、中東等某些國家路牌也使用,成為現代道路標牌典範,因而取名「交通」 (Transport)。
曾出任灣仔區議會主席多年,並且是建築大師貝聿銘堂妹林貝聿嘉說,她較喜歡現在的字體,因為筆畫清楚,粗體容易看。她說文化不是從字體上看出來,是靠民間人士對文化的嚮往、追求、提升。
現在路牌的中英文字體平實,中英字體設計如出一轍,使用者無投訴;若要將全港路牌和交通指示全部「整容」,「手術費」不菲。與其無事找事做,不如將「整容費」開支,用作消費券分派香港人,或用來資助民間團體、推廣文化氣息和氛圍更實際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Work From Anywhere |
上一篇: | 剪徑賊覬覦電纜「紅金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