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5月11日

余家強 後不變期

我手寫我口?

吾友陳志雲慕佛持素多時,大約十載前才回歸基督教,開齋,問他慣不慣,他答:「我吃素十幾年,但我之前吃肉幾十年,你話我慣哪邊?」一語中的。引申這道理,本欄常常提及的簡體字與繁體字之爭——簡體字使用幾十年而繁體字(楷書)使用二千年;本欄上篇提及的白話文與文言文之爭——白話文使用一百年而文言文使用超過二千年。誰該適應誰?

卻總不能如此類比,世道,畢竟正如毛澤東說:「一萬年太久,只爭朝夕。」顧得眼前,顧不得悠悠歷史長河了。14億同胞大部分自幼便寫簡體字,我們亦自幼便寫白話文,繁體字和文言文有多好也罷,這一百和幾十年來錯過了扭轉乾坤機會,積重難返,往後更怕愈走愈遠。

上次限於篇幅,有幾點得補充:

一、白話文當然並非由1919年5月4日憑空而來,早在近代,民間已出現以近似北京話寫成的文學作品例如《紅樓夢》,而直至上世紀中葉,許多重要文件猶奉行文言文格式,過程是漸變的,以五四運動為分水嶺乃概言之。

二、白話文與語體文可視為二而一的同義詞,總之希望達至「我手寫我口」目標。此出自清末黃遵憲(1848-1905)詩:「我手寫我口,古豈能拘牽?即今流俗語,我若登簡編,五千年後人,驚為古斕斑。」弔詭嗎?除了第一句,通篇卻文言文口氣。它意思是,我即使用了現今俗語,流傳下來,5千年後仍將被當古典。根本,有學者認為文言文就是先秦時期口語,演化成不同方言者的共通書面語而已。文言文與書面語亦同義詞。

三、真正白話文實際並不存在,五四諸公借用北京話取代文言文而成新的書面語,但若完全把地道京片子寫進文章(例如老舍),外省讀者恐很難明白。現代白話文也經過馴化,加上學校教育沒斬斷文言文尾巴,所以我上篇說中文學習成本極高。

生而為香港人,老舍以口語入文叫生動,吾輩以口語入文叫粗俗,會遭老師扣分。有趣在,當今智能電話的語音輸入功能,倒終於實現了不同方言(至少包括廣東話)者「我手寫我口」願望!我討厭錄音留言,要對方聽錄音太麻煩,轉成文字才方便,豈非恰恰「我手(口)寫我口」?

但當然,這仍只限於粵語使用者之間溝通,不懂粵語則看成火星文了。近年香港本土主義抬頭,青年文學獎設立粵語小說組,政府新聞網以廣東話行文,滿紙口字邊怪字,殊不知只不過我是山人等廣派武俠文風的舊調重彈。

我任教中學課外活動小說創作班,學員稿件奇怪,敍述一律白話文,對白一律廣東話,其實名校女生有能力純白話,她說:「對白要生動嘛。」啊,原來廣東話即等於生動,係咁簡單就好嘞,可惜,依然要面對大中華隔膜,作品衝不出大灣區,就沒意思。

「我手寫我口」永不能完美,文言文也不可能復辟,學習好白話文,減少寫壞手勢,方是與普世接軌之道。

註:論者認為繁體字應叫正體字,本文為方便與簡體字相對比較,姑且稱繁體字。

撰文 : 余家強

 
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