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8日
俗語說:「爛泥扶唔上壁。」不過,好泥也未必懂自己爬上壁,總要人扶一把。
最近一個討論如何吸引和留住文化藝術界人才的論壇,電影監製文佩卿說自己也捱過苦,做數個月編劇也沒錢收,為生計離職,邊做自由編劇,邊當侍應和攝影支持夢想,終獲伯樂啟發,成為監製。深明新人處境,她認為:「當你見到呢個人才,佢未必係最成功……因為佢未成功,你先值得去栽培佢,成功咗,就唔須要你培育。」
她監製的《濁水漂流》和《窄路微塵》都十分出色。正顯示新入行、入行不久或尚未成名的導演,在得到支持和賞識下展現優厚潛質。
不是每個人才一開始便令你驚為天人,有些人要經歷失敗才會成長。在他失敗和成長時更須要提攜幫助。MIRROR今日大紅大紫,隊長Lokman(楊樂文)也說自己在MIRROR之前,曾是舞蹈員,工作不多,常想轉行。憑《飯戲攻心》為觀眾所識的陳湛文,外型並不出眾,也曾經歷過很多失意日子,收入少,舞台劇出身的他多次想放棄,曾到主題公園當兼職,又考了保險經紀牌。幾經艱苦,終於得到一個讓他可以發揮的角色,使他上位。
甚至是達文西,非凡天份也曾獲雕塑家、金匠兼畫家Andrea del Verrocchio大為賞識而成為學徒。不斷學習,磨練自己,學習混色、鑄銅、繪畫和雕塑,接觸最新繪畫手法和深刻見解,逐漸發揮他的藝術天才。
李小龍當初也曾被邵氏公司拒絕,後來得到嘉禾的機會,才拍得出《唐山大兄》,影壇才出現這位超級巨星。
成功之前,人才其實已經是人才,不過未必人人看得出,也未必有人幫;成功之後,人才已經是「明星」,人人都看到了,不過已不屬於你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