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4月20日

陳頌紅 麗都美識

同住是災難

在親友堆中,沒聽過誰在結婚後與父母同住。於是在我的概念裏面,現代社會,尤其香港,經濟能力不算太差的男女,婚後都會自立門戶。除非大富豪大家族,家中九十幾間房,各個家庭有獨立空間,另計。

來到台灣,卻常聽到三代人住在一起的例子。因為居住環境比較大,可以容納兩家人,抑或方便照顧小孩和老人家?

最詫異是在一個電視節目中,一名三十幾歲的女藝人說,她與丈夫、兒子、公公婆婆,以及丈夫的哥嫂同住,一屋七口。三個女主人同居一室,家事到底誰說了算,真替她們擔心。她提到某年過節,三個女人在廚房爭辯要先弄哪一個菜,吵得面紅耳赤,可見女主人太多,肯定麻煩。

每次回娘家,想幫媽媽煮菜洗碗,她總是大叫「你別碰我的廚房,別搞亂我的東西」,嚇得我急忙彈開幾丈遠。爸爸離開後,妹妹提議與她同住,她立刻以生活習慣不同為由拒絕,看來也是明智。

做家庭研究的學者常強調父母和子女應保持「一碗湯的距離」——拿着一碗湯,從一家走到另一家,湯剛好可以喝,不太冷也不太熱,最理想。除了指真實距離,也可比喻為心理距離。二十四小時相處,最難是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有時老人家認定「我食鹽多過你食米」,忍不住大抒己見,插手干預子女的事,也造成相處問題。

二〇一四年,日本NHK電視台做過一個特輯,研究「兩代同垮」(後來也出版一本同名的書)。在一般人心目中,一家人住在一起,互相扶持,應該是好事。但日本社會面對老齡化及失業高企憂患,引發更多家庭災難。當患病而沒有能力入住護理院的父母必須依賴子女照顧,或者反過來,失業子女迫於無奈搬回去跟父母同住,結果是拖垮了彼此。以前是「有家人在,所以可安心」,現在卻是「因為有家人,所以痛苦不堪」。

一同居住總是那麼困難。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