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4月17日

劉展宏醫生 耳鼻喉科

淺談外耳道病症(下)

接續上次外耳道病症討論。

除了一般細菌感染,真菌感染也很常見,尤其是在香港相對潮濕的天氣,十分適合它滋生。

除了之前提到的因素,例如挖耳導致損傷、進水入耳道而沒有風乾,還有一個獨特原因,就是過分使用殺滅細菌的耳藥水。尤其有些人當感到耳部不適,就會自行走到藥房購買耳藥水。因為有時候這些耳部不適未必一定是細菌感染,滴耳藥水反而會讓一些正常共生細菌被消除,繼而讓在周邊環境常見的真菌有機可乘,替它建立出一個適合成長的溫床。

至於常見真菌主要有兩種:黑麴菌和念珠菌。

外觀上黑麴菌就如平常看到麵包發霉一樣,放大後可以看到真菌頂端的黑點混在白色網狀物上,黑點其實是它的孢子,至於念珠菌通常都會化成白色黏黏的分泌物。真菌跟普通細菌感染一個最大分別,通常患者感染部分都非常痕癢,因此它跟其他過敏性皮炎很相似,有時要從臨床檢查才能分辨,甚至要從患處取樣種菌才能確定致病源頭。

治療方案都是使用抗真菌藥水或軟膏,直接滴在或塗在患處,直到所有真菌都被消滅為止,當然在治療期間仍必須禁絕挖耳和禁水進耳。

此外,另一種比較罕見的情況稱為惡性外耳道炎,雖然名稱上叫作惡性,但它並非真正的癌症,而是其出現病徵跟惡性病變有非常相似之處。這種炎症所影響的範圍遠比一般外耳道炎更大,由於病菌會入侵到耳部附近的顳骨裏,有些病人會因顏面神經受損而出現面癱。

通常這病症都發生在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身上,其中以糖尿病人為最多。治療這種病症必須較進取,須要以靜脈注射抗生素來對付。假若未能有效控制,甚至要做手術去清除壞死組織。

作者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

 

[信健康]認識外耳道病症,醫生資訊要留意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