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4月12日

呂婉瑩 兩個墟

躺平不如投資

如果你都是從小被父母天天耳提面命,要努力念書,然後努力工作幫忙養家的人,好難明白為何會有人選擇躺平。

目前美國有七百多萬名,年齡介乎廿五至四十歲有工作能力男性,不去工作、也不去找工作。美國財經名嘴Dave Ramsey說,這是現今父母讓孩子從小遠離痛苦、消除他們生活中的掙扎、孩子鮮有被拒絕經驗,使他們長大後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的結果。父母如今要做的就是,將子女掃出門,讓他們學習獨立。

香港沒有類似適齡不工作、不去找工作人士數量的統計,但筆者有三個朋友的兒子大學畢業,工作數月後便一直拒絕再工作,靠農曆年利是錢就已經悠然自得,父母罵過、鼓勵過,兒子不理不睬關上房門,天天上網打機,等家人睡覺時才去廚房找吃,請問如何將他掃出門?

躺平可能只是不買樓、不買車、不拍拖、不結婚、不生仔、維持最低消費水平,更進一步是成為朋友兒子般的「隱蔽青年」︰長期不上學、不上班,甚至拒絕社交,不參與社會活動,過着自我封閉生活。其中一名朋友的兒子雖然隱蔽但「心明如鏡」,非常明白身為全家族唯一孩子,爸媽的房子、爺爺嫲嫲的房子、公公婆婆的房子、寡居姑媽的房子,日後都是由他繼承,為何還要付出所有去被剝削,賺取一份根本不能養活自己的薪金?

如今已非全球經濟起飛年代,年輕人的機會的確比自己年輕時少,但要累積財富,打工並非唯一出路,人人也可以靠投資增值,父母如果從小培養孩子投資概念,視工作賺取薪金是投資本金,會否令孩子感覺良好得多?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