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11日
作為公幹界KOL,筆者經常往返歐美亞洲各大城市,最深體會是東西文化差異,客觀的、政治正確的話,當然是各有千秋,這種差異往往體現在些微瑣事。
話說,三月初到加拿大溫哥華滑雪兼探親,期間到好市多(Costco)閒逛,雖說是閒逛,看到架上的維他命C、骨膠原、葡萄糖胺等保健食品價格,居然是香港的六、七折,結果當然替自己替家人掃了大堆。前文《「鬼佬」枇杷膏》所提的抗菌蜜糖正是Costco有售,只是它將這種蜜糖撥歸食物而非保健品。
由於自己不是加大拿居民,每次到Costco要夥同親戚兼借用親戚會員卡(該店行會員制,購物須出示會員卡),購物後再慢慢算賬。
回港後一天,親戚突然致電,說我購入的大批保健品可以退款,正當丈八金剛之際,親戚補充說Costco有價格調整(Price adjustment)政策,只要客戶購買產品後三十日內,當調低價格時,客戶可以退回差額。自己納悶,所有保健產品已經帶回香港,甚至已完成「散貨」程序,如何證明自己有買及進行退款?
原來,客戶在三十日內發現自己「買貴咗」的話,可以到客戶中心排隊並出示會員卡,告訴職員何年何月買了什麼產品,希望做Price Check,職員可以從會員卡購物紀錄,找到相關產品進行退款,結果親戚成功退回近百加元差額(我當然沒有要求他將差額退給我,這是他努力排隊退款的成果)。這政策很好,商戶在衡量額外工作與客戶關係上,明顯選了後者。
題外話一句,美加居民注重健康及保健,基本上所有藥房、沃爾瑪、Costco等超級市場,會有一大片區域專售保健產品,維他命C這些沒有專利的保健品,價錢非常大眾化,讀者可以自行參詳,不贅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書友噩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