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7日
這天逛拍賣展,在紐約拍賣環節,看見魯本斯《扮成戰神的男子》,400年前的畫,安靜地任人欣賞。魯本斯是弗拉芒畫派的大師,以其雄渾的巴洛克畫風馳名,不久前,在香港故宮博物館,看了他大批名作。
甫轉身,法國野獸派馬蒂斯《坐在陽台上的女子》在眼前,旁邊是羅丹著名雕塑《沉思者》。唉,常說香港是文化沙漠,現在最頂尖的藝術大師團團轉繞着我,人流不多,雖是會展拍賣場,卻像置身歐洲博物館,沙漠變綠洲了。
香港文化和藝術活動,近年多得應接不暇,人們樂在其中。然而,大多是入場打個卡,說到欣賞水平,真的提高了嗎?朋友打趣說,若藝術欣賞,能與香港睇波文化看齊,這綠洲肯定變森林了。
2月開始,自發地帶了數批朋友,一起逛草間彌生展覽,每次3小時,邊走邊談,分享自己看法。吃飯聊天最常聽到,一直很想深入了解草間彌生,卻苦無機會。其實深有同感,因自小從無人教授如何欣賞藝術,多數是塞你一堆資料,能給你趣味和啟發,卻少之又少。
欣賞,就是從心而發,與自己產生聯繫,再結合知識和研究,練就自己的看法和心得。
最近得悉毛Sir毛俊輝任顧問,一個青年基金主辦,面向本地中學生的「藝術欣賞體驗計劃」,初步目標300位基層學生,計劃受惠者能參與話劇及舞蹈團體,目標是培養藝術欣賞素養,的確機會難逢!藝術無分雅俗,最基本懂得欣賞,沒有觀眾,藝術家懂飛天遁地也枉然。
這類計劃多多益善,一如昨天所談,希望惠及弱勢家庭孩子們。給他們打開另一扇門,外面的世界很精采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葡萄橄欖氣候北遷 |
上一篇: |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,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。—— 牛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