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7日
沒有生離死別,沒有呼天搶地,只需一個動作一個笑容,有時更容易令人感動。YouTube上有一段短短的影片,看似普通老人家玩音樂,卻被網民認為「十分催淚」。
影片中,一位中風多年,住在澳洲新南威爾士療養院的九十五歲老公公,與探望他的朋友奇蹟地合奏起來。那天,著名爵士樂小號手James Morrison,陪同導師Don Burrows去探望這位老朋友。當Morrison吹起小號,眼不能看,腳不能動,只餘下左手尚有活動能力的老公公,竟在鍵琴上與對方即興合奏。就在那一刻,他彷彿重新活過來,一邊彈琴,一邊開心地笑。「如果我的身體不行了,如果我的思想都空白了,但願音樂仍在。」有網民這樣留言。
類似事情也發生在西班牙鋼琴家Antonio Cadenas身上。他患有阿茲海默症,嚴重影響大腦功能,但是他並沒有忘記彈琴技巧。二〇二一年是他一百零一歲生日,他依然可以在人前彈奏整首樂曲,像是從沒患病一樣。專家解釋音樂記憶可能儲存在大腦中不受衰退影響的區域。
不少研究都發現,音樂對老人家身心有莫大好處,而彈奏樂器比聽音樂效果更大。神經科學家Anita Collins指出,彈奏樂器時,大腦會像全身運動一樣,幾乎每一個區域都活躍。聽和彈的最大分別是,彈奏時連運動技巧都有用到。
瑞士及德國一項聯合研究也發現,學習鋼琴的老人家,大腦中與負責記憶的區域,比未學之前更穩定,退化速度明顯減慢。實驗中,一百二十一位六十二至七十八歲受試者分成兩組,一組進行六個月彈琴訓練,另一組聆聽音樂以及學習音樂基本知識。結果發現彈琴的一組,「可以抵消與年齡相關潛在神經結構之衰退」(classicfm.com)。
當然,彈奏樂器未必能預防中風,也不能擔保腦筋持續靈活。不過,全情投入演奏時,靈魂會跳出軀殼,飛向再無束縛的時空。終於自由了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,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。—— 牛頓 |
上一篇: | Lunch Lady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