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4月7日

黃譚智媛 自講自治

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 打造健康香港方案

2023年3月9日,民建聯發表《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》(下稱《倡議書》)。

在這《倡議書》當中,指出了本港中醫藥發展所面臨的15個問題。

這15個問題包括:1.歷屆政府均無明確訂立中醫藥服務發展的願景和定位;2.缺乏高層次組織監督和協助政府推動中醫中藥的發展工作;3.本港沒有確立中醫專科制度;4.沒有確立中藥師註冊制度;5.沒有對中醫護理人才作出人力資源規劃;6.中醫代表沒有參與醫管局的機構管治;7.公私營服務比例失衡,公營中醫服務供應量有限;8.公營中醫服務收費較西醫服務昂貴;9.公營中醫基層醫療服務種類單一;10.只有少數病人能夠參加中西醫協作計劃;11.公營中醫住院服務種類單一;12.中醫醫院住院病床數目預期難以滿足市民需求;13.本港沒有機構提供私營中醫住院服務;14.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難以有效銜接;15.政府未有善用中醫力量紓緩醫療系統壓力。

中西協作與國際化

針對以上問題,《倡議書》提出了本港中醫服務發展願景:發展全面中醫服務,堅持中西醫並重,致力守護市民健康。並作出五大定位:

1.中醫作為其中一條支柱,與西醫及其他醫療專業共同支撐本港醫療系統;

2.中醫服務發展涵蓋基層醫療、專科和住院服務;

3.政府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中醫醫療照顧;

4.以中醫中藥作為載體,傳承珍貴中華文化;

5.以香港作為國際平台,推動中醫中藥走向世界,為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香港故事貢獻力量。

其後提出17項建議,包括:1.在「中醫藥發展藍圖」中確立中醫藥服務願景和定位;2.「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」升格為「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局」,協助中醫中藥產業多元發展;3.在醫管局機構管治架構內增設中醫代表;4.推動中醫專科發展;5.推動中醫藥產業化;6.增加公營中醫服務的資助撥款;7.調整中醫診所服務收費及資助門診配額;8.增設由政府直接營運的公營中醫診所;9.擴大公營中醫住院服務及豁免中醫診療收費;10.逐步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配合公營中醫住院服務發展;11.推出有中醫參與的基層醫療健康計劃;12.檢視法例,賦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可以互相轉介病人;13.賦權中醫可以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及化驗檢查;14.為中藥師設立法定註冊制度;15.盡快就中醫護理人才進行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;16.增撥資源資助各類院舍購買中醫服務;17.於中小學開展中醫藥公眾教育及宣傳工作。

與文章不謀而合

民建聯這《倡議書》是久旱的甘露,巨細無遺,更是筆者20多年來與官產學研、醫護病友討論之議題及其解決方案,與在本專欄中發表的文章不謀而合,詳見下文。

2017年8月19日︰〈中西醫防治流感策略〉

2017年11月至12月︰〈中醫院前瞻〉(共2篇)

2017年12月30日︰〈社區健康服務網絡樞紐〉

2018年10月13日︰〈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〉

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︰〈中西醫並重〉(共6篇)

2019年4月至6月︰〈中醫藥與世界接軌〉(共4篇)

2019年8月10日︰〈中醫旗艦 追韓趕澳〉

2019年8月31日︰〈中西結合 循證規範〉

2019年9月28日︰〈大愛智慧.齊家治國.固本培元〉

2019年10月19日︰〈醫療改革.健康中國.治欲病〉

2019年11月至12月︰〈中醫藥傳承創新〉(共3篇)

2021年7月2日:〈「十四五」重大工程 拓展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〉

2021年7月30日:〈中醫藥聯盟給特首的急件〉

2021年8月27日:〈粵港澳大灣區中醫醫聯體:建議篇〉

2021年9月24日:〈公平資源分配 促進中西協作〉

2021年10月22日:〈中西通、公私通、醫社通〉

2021年11月19日:〈基層醫社合作 綜合護理長者〉

2022年1月14日:〈基層醫療健康局.康養理療合作團〉

2022年9月23日:〈中醫藥全球發展策略之醫療篇〉

2023年1月13日:〈中西協作防腎衰 策略採購治未病〉

2023年2月10日:〈優化醫療護理途徑 全天候共享一病歷〉

政府首要任務是成立「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局」、「中醫專科學院」及「中醫藥研發中心」,制定發展目標、策略方案、實施的時間表及路線圖。根據國務院《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》(2023)的8項工程(2023年3月10日本欄文章),以中醫藥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」。

撰文 : 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

   

[信健康] 淺談中醫藥發展方案,支援資訊派上場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