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6日
上月尾,筆者一個人赴台灣旅遊探友,千頭萬緒,不知從何寫起。遙憶三年前爆疫之初,我恰恰人在台中;三年後開放自由行以來,亦率先再訪,我就如此一個愛島的人。常言道台灣比香港有文化,是深植於民間,並非文化部長穿穿漢服寫寫賀電般簡單。
在桃園機場着陸,不巧遇上數以百計來自東南亞的傭工入境,大排長龍,連累開車來接我機的潘兄要在外面馬路兜圈。看他們身上貼着標籤,想起香港示威朋友。苦候歸苦候,我由此學識新詞語——這裏叫「移工」,相當於香港的「外勞」,新加坡叫「客工」。移工、客工,都較外勞好聽。東方之珠似乎特別勢利,要麼吹捧成人才去搶,要麼貶低成勞役,為啥不能中性地說工呢?大家打份工,眾生平等。文字差之毫釐,足見境界。
博愛優雅
坐捷運,觸目皆「博愛座」;香港巴士叫「關愛座」,港鐵叫「優先座」。莫論讓座構成批判爭議,關愛一詞彆彆扭扭,何不直接寫關懷或愛心呢?優先一詞更反映港人世界仔心態:我讓你是明益你。有這麼複雜嗎?台灣承孫中山先生遺教,孫先生講博愛,博愛毋須理由。
由孫中山聯想蔣中正,我往中正紀念堂,近年,牌坊由「大中至正」改稱「自由廣場」,是民進黨與國民黨交替的把戲,但奉自由之名,今後換誰上台也不敢拆了,高招。
光顧園內洗手間,見告示仍寫「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」,內容尤其可堪玩味:「遇有髒亂,未即時發現清理,歡迎來電賜告……實感德便,謝謝賢勞。」我在Facebook出post,笑寶島全靠四哥洗廁所(多謝「謝賢」勞動嘛),又笑大便小便之外尚有「德便」,搞搞爛gag,卻不得不佩服人家用詞優雅。香港會怎樣寫呢?大概:「投訴請電……多謝合作。」凡事假設市民兇巴巴投訴,硬橋硬馬。彼邦當局卻是先承認自己做得不好,兼且邀請市民查找不足,那不叫投訴,叫「賜告」,非對抗性,和衷共濟,使人釋懷。我對着尿盆,解決得份外暢快。網友留言:「個個字都識,加埋就唔識!」真的嗎?它文筆可能深了些,但配合場景語感,應該人人懂意思吧,何況並非緊急救命的通知,容許閣下細讀。我捫心自問,憑普及教育程度,我都寫得出,卻壓根兒沒想過如此寫,我們僅僅一律「投訴請電」。在「不扮高深,只求傳真」壓力下,稍稍婉轉即被視為虛偽,主流媒介愈寫愈粗淺,精緻中文淪陷,潛移默化,下一代喪失培養氛圍,最終果然就不懂了。
影響深遠
回心想,公共場所的廁所文章、「移工」和「博愛座」等詞語,固植根於民間,起初的命名和草擬,卻是由上而下啊。決策者的心胸見識,深深影響着一地之文風品格。見微知著,文化部長/文化局長,任重道遠,不可不慎。
攝影、撰文: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心血管事件 新路程起點 |
上一篇: | 芳華再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