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4月4日

余家強 後不變期

「近代」劇場

香港影視本來粗分成時裝劇和古裝劇,中間所謂民初劇,最大好處是唯穿長衫旗袍,方便演員不用黐頭套,古裝另開一支清裝劇,剃髮梳辮,器物道具倒沒啥差別,大致如此。近排,潮流卻興起一批以八十年代至千禧年代為背景的戲種,似時裝又非時裝,無以名之,姑且稱為「近代劇」吧。

先此聲明,這並非嚴格學術詞語——以中國歷史而言,近代史乃指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,現代史乃指辛亥革命至1949,當代史乃指1949至2000。我說的近代,純粹字面意思。

典型首推譚耀文主演的《逃獄兄弟》系列,乍似今時今日,其實電影裏提及時維九七前夕,器物、服裝(囚犯和獄吏的制服)仔細看異於現在。有影評指出過,以目前高科技大數據「天眼」遍布,片中逃獄方法根本不可行;何況逃獄呀!還涉及公務員貪污瀆職,訴諸發生於港英殖民統治腐敗猶自可,設定發生於今時今日豈非大掃特區政府面子?政治正確嘛。好在主要演員都從九七前走過來,反而重現了往昔港產片熱鬧活潑。

日月如梭

票房冠軍《毒舌大狀》乍看也屬「現在進行式」,其實背景是千禧年代,距今轉眼廿載,不可謂不日月如梭。有說因為影射彭楚盈案(真實開審於2005),有說因為那時代仍相信打官司足夠扭轉乾坤,仍相信有黃子華之流的大狀,故事方才入信云云。無論如何,港人戀舊了,這戀舊卻與服飾音樂上的復古風不同,是打從心裏的精神面貌追慕,連自己都未必察覺。

拍攝這種近代影視很講功夫,一味老套並不切合實際,貴乎微妙地生活百物某些差異,諸如手提電話的外形和功能限制,未落成的建築物不應該出現在畫面,一不小心便會穿崩遭詬病,極考美術指導和道具師。

也有出於集體回憶情意結,舉例電影《梅艷芳》。梅艷芳(1963-2003)活躍於八九十年代,代表着港人年齡中位數(46歲)的青葱歲月,名曲繞樑三日,地位無可替代。電視方面,大台劇《青春不要臉》隱名描述劉德華和周星馳的出道與冒起,呼之欲出,同樣使觀眾看得窩心。一方面起用新臉孔,一方面迎合人口老化之下的舊情綿綿,是為近期圈中特色。此類作品往往在髮型、化妝依照「歷史」基礎上更有所放大,務求突顯當年華麗fashion。吾輩從那時代成長,倒不曾打扮得這麼誇張啊,可有同感?

民心思舊

陸續登場的,尚有《九龍城寨》和《金手指》,刻畫城寨後期和佳寧商業犯罪案,都大條道理滿載八十年代風情,值得期待。

不妨說,港產影視沉醉於近代劇場,超越其他戲種。娛樂反映民心,民心思舊。那些舊年頭當然並非事事完善美滿,猶如劇情,波譎雲詭,卻恰恰生猛活力、機遇處處,或正是新香港所流失的。

撰文 : 余家強

 
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