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3日
文字工作者處身於兩個世界,一部分是功能性的,沒有靈魂;另一部分是創造性的,需要整個人投入和專注。在兩個世界中拉扯,有時會感到疲憊,創作者需要空間,很多時,這空間並不存在。
著名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在她的自傳《無限的網》中寫道:「我每天都在與痛苦、焦慮和恐懼戰鬥,我發現緩解病情唯一的方法,就是不斷創造藝術。」對於長期受幻視和幻聽困擾的她,創作讓她自由,每天藉着創作可以創造新世界。她在東京精神療養院對街開設了一間工作室,每天準時早上十點開始工作直至深夜,她享受工作,因為唯一的工作就是創作,「我為我的人生而戰,不作任何休息。」
以George Eliot為筆名的英國女作家 Mary Anne Evans,為了讓寫作不受干擾,由倫敦搬到鄉下居住,而且住址保密,在資訊未發達的年代,這種隱居方式很有效,讓她可以專心寫作。她對作品要求極高,寫作過程絕不輕鬆,每次創作新小說,她都擔心無法超越舊作,過程是痛苦的,她始終沒有放棄,共發表了七部小說。她筆下的女性角色敢於反抗傳統,堅持忠於自己。
認真的創作會讓人精疲力盡,白天要應付機械式的工作,沒有時間寫作,晚上回家時已經太累,還要處理一些令人煩惱的人際關係,在日常生活與創作之間,必須找到一個寧靜獨處的空間,才能沉澱思緒,讓靈魂甦醒,重拾看似已經枯竭的創造力。
有時候讀書、坐着發呆,或聽聽音樂,會突然找到靈感,文思泉湧。寫作可以很容易,也可以很困難,數小時也寫不出幾粒字,寫了一頁紙,刪了又刪,改了又改,剩下數行,又得從頭開始。
訂戶登入
上一篇: | 啦啦隊媽媽進化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