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3日
風水輪流轉,港產片虛浮如《風再起時》,內地片誇張如《流浪地球2》,欲細味寫實小品,竟往荷里活大明星處找——湯漢斯主演《隱閉中年》(A Man Called Otto),由1月上映至今,可見低調佳作自有捧場客。
湯漢斯(1956-)就像香港的發哥周潤發,電影工業固然繼續進步,但吾輩心目中的美好光陰畢竟隨着他們老去。首先要吐槽中譯玩食字已經達到神經質地步,荼毒下一代語文水平,隱蔽呀!是嫌「蔽」太深抑或根本唔識?還有,中咩年啫,片中都不斷自稱old man了。我睇Tom Hanks始於《古惑醜拍檔》(Turner & Hooch, 1989),滑稽靚仔,撫今追昔,的確歲月催人。
戲名估劇情,可想而知,主角由性格孤僻乞人憎到漸漸重建社交關係重獲溫暖,乃常見套路,突顯博愛,遠自大文豪狄更斯小說《小氣財神》(A Christmas Carol, 1843)。別怕見笑,港產片《墨斗先生》(2004),陳小春主演,雷宇揚執導,我看過亦不俗。同懷赤子之心,湯漢斯技藝更毋庸置疑,前作《劫後重生》(Cast Away, 2000)流落荒島、《芬馳的旅程》(Finch, 2021)世界末日,皆名副其實獨腳戲,影帝猶如獨孤求敗挑戰難度,專業戶演活孤單心境,不作他人之選。
時代不同了,政治正確,內向未必缺點,甚至憂鬱也僅屬個人意向,沒有非要貶低不可的,沒有非要熱烈埋堆不可的,沒有非要遷就矯正不可的。共融社會,求同存異,如何展現既包容又尊重私隱自主的宗旨?相信西片處理會有所分寸,不致淪於夾硬濫情吧。
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。
幕啟。《隱閉中年》敍事方式頗傳統,湯漢斯一覺醒來,從空床孤枕交代喪偶,出門遇着疏忽公德的鄰居篤眼篤鼻,返到公司,同事切蛋糕祝賀榮休,在他看來實際乃遭遣散……這拍法簡明易懂,不扮高深,毋寧呼應人道關懷主題,老幼咸宜很快投入。高潮也來得快,湯漢斯憶妻懸樑輕生,卻瞥見窗外違例泊車而先跑去糾正,反映他嚴肅固執,也反映本片稍帶喜感。調子既定音,故事水到渠成,發展流暢。
接着,穿插倒敍湯漢斯與太太邂逅、拍拖、結婚過程,由此倍感受他喪妻之痛。回憶片段很長,加起來可獨立成篇,飾演湯漢斯年輕版正正是他的幼子Truman Hanks(1995-),形神俱似,看得窩心。
然後你懂啦,因錯摸要照顧鄰居幼童,因焗住要收容流浪小貓,逐漸溶化冰封的心……情節略嫌熟口熟面。我反而覺得,前段描繪湯漢斯憤世嫉俗尤具神采,孤獨者腌尖腥悶其實往往有道理——拒絕幫助,自力更生,難道算錯?社區秩序得過且過,難道只能啞忍?鄙夷男人穿瑜伽褲,確係肉酸喎!怎麼last day一定食散水餅?講真誰真會離職得開開心心呢?主角的固執,是一種擇善固執,一絲不苟,何必對人歡笑?何必合時宜?值得反思。
劇本可取,沒訴諸輕易治癒,親友過度關注,問長問短,倒構成抑鬱症患者的應付壓力,湯漢斯仍不斷嘗試自殺,生老病死是無法彌補傷口,直到結局都無盲目樂觀。有趣在,它也涉及拆遷問題,老區居民最後似《七十二家房客》般團結互助抵抗收地,所不同是,外國老區遠比大中華住得舒適,解決之道總較文明。
觀賞本片猶如進行心理測驗,若你樣樣認同湯漢斯前期的選擇,可能代表你也是個隱「閉」中年吧,像我。
撰文 : 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凡藥皆毒? 從預防糖尿病看家庭醫生的角色 |
上一篇: | 換畫原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