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3年2月22日

吳健聰醫生 呼吸系統科

及早發現並戰勝肺癌

近日見到單立文夫婦在傳媒鼓勵50至75歲市民做大腸癌篩檢,及早偵測早期大腸癌。而肺癌在香港作為第一號癌症殺手,也是本港每年新增癌症種類第一位,加上肺癌年輕化,女性和非吸煙患者人數也上升,有效的肺癌篩檢對及早找到早期肺癌非常重要。一期肺癌做手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,接近完全治癒;相反四期肺癌確診後,最壞的個案,可能只有6個月內壽命。不幸地,現在肺癌新症主要是肺腺癌,這類肺癌,大多生長在肺邊緣位置,不近氣管,所以沒有咳血咳嗽等病徵,直至去到氣促、肺積水或者體重下降才發現,往往已經是第三四期,再不能做手術。因此,趁早發現肺癌非常重要。

肺癌篩查方法,包括留痰驗癌細胞、肺部X光和低劑量胸肺電腦掃描。證據顯示,頭兩個方法偵測到肺癌的敏感度不足,原因可能因為肺腺癌主要生在肺邊旁位置,不近氣管,很難透過氣管分泌偵測到癌細胞。另外肺部X光只能夠偵測到約七成肺的範圍,例如在心後邊、肺下葉後方等位置可以是肺癌偵測盲位。美國一個大型肺癌篩查研究,將低劑量電腦掃描和肺X光作比較,發現電腦掃描敏感度為93.8%,高於X光的73.4%。電腦掃描能將肺癌死亡率降低兩成。所以低劑量電腦掃描證實是肺癌篩查最有效工具。

不過證據顯示,和大腸癌篩查不同,如果所有市民在50歲都進行肺部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,成本高但效益低。所以我們主要針對高危群組做肺癌篩查,包括1.長期吸煙人士,尤其煙齡有30年以上的人;2.有肺癌家族史人士;3.有長期肺病,包括曾患肺癆等;4.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或接觸輻射。

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,癌症篩查,主要是針對沒有任何病徵人士,如果自己已經有肺部病徵,包括咳嗽超過一個月、咳血、體重下降和氣促等,應直接找專科醫生作進一步評估和檢查。關於電腦掃描肺癌篩查要留意的細節和方法,會留待下一篇跟大家討論。

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

 

[信健康] 預防肺癌非難事,醫生貼士派上場!【更多健康資訊:health.hkej.com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