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10日
關於顧嘉煇(1931–2023)的事跡和貢獻,近日汗牛充棟,我寫寫親身印象好了。首要提提,別再搞錯:Cantopop教父雖然顧家,但工作至上,照顧「嘉」賓樂迷優先;輝煇雖然音義相同,但後者出處見《禮記.樂記》:「故德煇動於內,而民莫不承聽。」比輝煌的輝內斂得多。內斂,恰恰煇哥一生寫照。
2006年,我替雜誌相約顧嘉煇專訪,臨場收到通知:「煇哥想和姊姊一齊來。」豈非鼎鼎大名的顧媚(原名顧嘉瀰)?我沒理由拒絕,心下卻不禁嘀咕:這麼大年紀要姊姊帶?
姊弟情深
煇哥的確被帶來的。顧媚說:「阿煇啊,就是害羞。」多年後,他的死訊亦由老姐姐通布,姊弟情深,歲月無間。一代歌后出版回憶錄《從破曉到黃昏》,提及爸爸顧淡明抗戰時期曾在汪精衞偽政府做官,戰後拋家逃港,顧媚攜弟尋父,後母隔着鐵閘丟給孩子們一碗飯打發。顧嘉煇這天聽着姊姊講舊事,仍咬唇低聲道:「乞食咁。」《從破曉到黃昏》秉筆直書顧淡明是漢奸「乃至於死」,作為漢奸兒女,一直自卑。
未免執着吧?換轉現今哈日迷可能還以身世沾沾自喜呢。煇哥默默搖頭,我漸漸明白上一輩人的道德感和責任感,也終於明白他代表作《勇敢的中國人》的心境,發人深省。談到心境,自顧媚介紹他幫邵氏撰曲,以至TVB無數盪氣迴腸,究竟怎交織出來?他淡淡道:「數量太多,電視劇離不開恩怨情仇、無奈,咁上下啦。」
不以音樂自矜,我倒不覺得他做這行厭這行,而是謙虛,太專業亦講你都唔明。隱居加拿大,從沒人請出山?「真係無,大概以為我一定推吧。」恐怕實情,正如黃霑慨嘆,新話事人請大師傅來監督自己嗎?
興趣,轉移向美術,正確說,這才是少年夢,顧嘉煇家學淵源,本來志願做畫家。「畫畫搵唔到食嘛。」退休重拾彩筆。專訪後,我參觀2006年三姊弟(加上幼弟顧嘉鏘)在中環大會堂的聯展,風景畫為主。
煇哥喜孜孜告訴我:「作曲賣出去愈傳愈廣,不會失去;繪畫就賣一幅少一幅,即使拍照留底,總不是真本,所以好玩。」那是何等境界?今見《維基百科》職業欄標示他「音樂家(早期);畫家(晚期)」,當含笑九泉。一個人懷抱理想,甚至全世界認定你另一項專長較強較賺錢,都不用放棄,道路容或迂迴,驀然回首,人生閱歷反讓內涵更豐盛。
清心坦蕩
歌功頌德的文章不少,但一味濫讚恐非斯人素願。遙憶2004年黃霑仙逝,傳媒例牌找顧嘉煇講感受,煇哥一板一眼評價黃霑,有得有失,大家奇怪,因為煇哥意識到老友已抵達文學殿堂,將來要寫進文學史的,評論要公允,否則貽笑後世。淳厚君子,清心坦蕩,是其是,非其非,他是真懂黃霑。德煇動於內,桃李無言,下自成蹊,比起頒獎禮忠粉式盲目崇拜,吹捧上天,風物長宜放眼量,「煇歌」寧願知音記取,足矣。
民莫不承聽,我們都聽顧嘉煇。
撰文 : 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