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29日
聖誕期間,往荃灣一趟。從未來過這商場,從荃灣站踱步過來,原來頗遠。
果然不出所料,商場大堂人頭湧湧,順着人潮的擠擁度,一直走,終於看到了,珍寶海鮮舫——微型藝術。
這海鮮坊三層連天台,綠色瓦頂上方,大個招牌寫着「珍寶」,左右兩面的延伸躉船,右有「歡迎」,左有「光臨」字樣,前方邊陲設碼頭和駁艇,全都燈火通明,閃耀着迷人的亮光,觀眾圍着拍照打卡,異常熱鬧。
仔細看,登船的位置,食神史提芬周和唐牛站着迎賓,這讓人想起,珍寶海鮮舫除了是旅遊地標,亦是港片拍攝場景。流行文化千絲萬縷,反反覆覆地耳濡目染,早已是港人成長經驗重要一環。
繞了數圈,原來海鮮舫底層工人忙裏偷閒,在落貨後,坐在一旁歇息;頂層,各枱賓客意態歡欣,也因此,這海上餐廳,微縮了民生、民情,社會面貌……
2022年快成歷史,數今年大事,或許正是珍寶海鮮舫被永沉深海,消失得不明不白,港人只餘無奈,雖然這巨舫的中式豪華浮誇,真的過時了。然而,告別、出海至沉沒,比戲劇還戲劇,呼應了疫情年代,驟變頻仍。
觀眾參觀海鮮舫,有多少是懷着憑弔心情呢?據知微型藝術家全為業餘性質,私人興趣,自家作業,花個人時間和資金,與眾同樂。微型藝術展已舉行了多遍,它將地標、歷史建築、街檔店舖和節慶活動等,昇華為藝術,透過微觀以小見大,文化和藝術並重。
近看這微型珍寶海鮮舫,凝住了濃烈的香港情懷,且永不沉沒,多好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我們都不一樣,我們都一樣。 |
上一篇: | 初中開始促進慳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