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24日
伊朗國內的示威浪潮此起彼落,日前,曾演過《伊朗式遷居》(The Salesman)的女演員阿里絲度蒂,便因涉上載假消息被捕。她被捕前在社交媒體上載了自己手持標語的照片,並以波斯語寫上「女人、生命、自由」,照片中她亦沒有戴上頭巾。
這令我想起,伊朗出生的女導演瑪珍莎塔碧(Marjane Satrapi)執導的《我在伊朗長大》動畫。她以自身經歷,細數伊朗自七十年代至今,由世俗化的自由環境,變成極端的原教旨世界後,女性的自由和權利,受着嚴重限制。
最近公映的《聖誅》亦是一部關乎伊朗女性的電影,該片改編真人真事,2000至2001年間,連環殺手賽義德於伊朗馬什哈德殺害16名性工作者的案件,女記者拉希米以自己當餌,引兇手落網。
這片相當奇情,賽義德把街上勾搭的妓女帶回家,才施以毒手,並用波斯地氈包裹屍體棄於荒野。賽義德外表端正,有妻有子,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替天行道。
戲肉是,賽義德受審時,他理直氣壯的態度,教會長老的支持,兒子更奉他為榜樣。雖然賽義德最終被判死刑,不過,從拉希米的調查過程中,遇到各色人等,看到社會文化裏,對女性形形色色的偏見、欺壓和賤視。
當飾演拉希米的女演員莎阿米伊巴希米,首膺康城影后,伊朗文化部立刻發聲明譴責康城影展。由此戲可見,女性自由和權利,愈來愈令某些國家頭痛,不止信奉伊斯蘭教的伊朗,信奉基督教的美國也有#MeToo運動呢,可見與政治制度和宗教無關。
話說回頭,《聖誅》裏最令人不寒而慄的,正是那種替天行道的舉動,自以為站在絕對道德高地上,到頭來一腳踏進地獄了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