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15日
先師遺著《常宗豪先生文存》月前出版,其中《唐五代詞講義》附錄〈李後主破陣子詞辨偽〉。李後主大名鼎鼎詞人,《破陣子》是詞牌名,入選中學課文。中大中文系執香港中文教育牛耳,常公曾擔任系主任,義不容辭撰文指此詞為偽作,當中牽涉歷史、詞律和聲韻學等專門知識,本欄限於篇幅不贅了,惟先師別出心裁,從心理分析它不可能由李後主親筆,就充滿啟發性和趣味,可引申思考,值得與大家分享。
李後主名李煜(937–978),五代南唐末代君主。宋朝統一天下,李後主去國歸降,由天堂跌進地獄,文窮而後工,《人間詞話》評曰:「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。」這首《破陣子》,描繪他的亡國經歷:
「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里地山河。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。幾曾識干戈。 一旦歸為臣虜,沈腰潘鬢消磨。最是倉皇辭廟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。垂淚對宮娥。」
雕闌玉砌
貼不貼?很貼切,卻正因太貼切,反而露出馬腳。尤其第三四句極盡誇張形容,常公寫道:「此種以居室園囿之美自詡的手法,恐怕出於世俗傖父之手。」哪像帝王家口氣?倒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未見過世面。真正含着銀匙出世者是無意識炫富的,後主代表作《虞美人》描寫故國宮廷僅輕輕四字「雕闌玉砌」,才符合情緒,還有什麼好誇耀呢?「幾曾識干戈」又似第三者角度憐憫或嘲諷後主。後主自稱「臣虜」和「倉皇」嗎?常公寫道:「他眾作裏寫得最消極的,也不過說『金劍已沉埋,壯氣蒿萊』(《浪淘沙》)。」一句到尾,後主的確歸為臣虜,但後主不甘認衰,正如許多人不甘認衰,人性是幽微而複雜的,偽託者想當然耳流於表面化,愈顯得終隔一層,愈顯得假。
必須強調,以下純粹我按此思路聯想——岳飛《滿江紅》的真偽歷來亦頗具爭議,比起肯定親筆的《小重山》的雋永,《滿江紅》太激烈了。岳飛惇惇儒將,竟填出「壯志飢餐胡虜肉,笑談喝飲匈奴血」殘暴畫面嗎?詩詞要優雅嘛,況且,真正飽歷戰爭血腥的軍人,反而不欲多提那血腥,正如後主內斂。《滿江紅》繪影繪聲,莫非又是一場過了火的扮演?傳頌千古一回事,是否贋品總要搞清楚。即使含冤受屈臨刑,岳飛會如何?
社會動盪以來,許多知名人士面對上庭和入獄,以為勢必見盡他們振臂怒吼或熱淚縱橫,結果還是低頭無語的居多。朋友,這是人生呀,沉澱後,終歸於無奈淡然。大概由演員來扮,方會七情上面吧。
鋒芒過露
早前我與某演藝高手飯敍,論及《正義迴廊》的楊偉倫,畢竟鋒芒過露了。高手指出,倘若想表達片中兇手全無同理心,反應原該再冷漠些才對。怎辦呢?木口木面,又嫌沒演技呀。所謂好戲,只不過一種習俗,一廂情願,畢竟大部分人沒親歷過。
姜濤hit歌《作品的說話》,讓作品說話,聽落最天經地義,但當事人的作品乃至當事人的說話,往往更加隱藏,而那份隱藏,卻可能恰恰才是真相,誰猜得透?
撰文 : 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科技防癌:以電腦掃描找出肺癌 |
上一篇: | 演員的挑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