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1日
香港政府的大小工程近年時有超支,高鐵香港段和沙中線等甚至超出以百億元計。原因不一,可能前期規劃不足,勘探不周;也可能承建商低價投標,日後再以種種理由追加等。
大型建造工程對某些人來說,是超級肥肉和金蛋。在香港,即使是其他地產樓房等建築,其實每一塊磚頭都是金磚,充滿着金錢的誘惑。
對真正的建築家來說,「磚頭」不是「金色」的。
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年輕時不惜遠遊,看世上眾多建築大師傑作,高迪、柯比意(Le Corbusier)、米高安哲羅……
他堅持用混凝土來建築。混凝土雖然耐震、耐燃、耐久,過去認為它不美,一般只用來打底,作為建築的基礎結構,但因為先做模板,然後灌漿,可以造出任何形狀,讓安藤忠雄隨心所欲,造出想要的空間。
高科技派的建築則像機器,有強烈金屬光澤,有像移動機件等工業元素,結構通常外露,顏色豐富。羅傑斯爵士(Sir Richard Rogers)、皮亞諾(Renzo Piano)設計的巴黎國立文化藝術中心(前稱龐比度中心)就是經典。
建築作為藝術,也遠超房屋的價值;作為歷史,它盛載着許多過去,也記下科技的發展。看到它背後的地方文化、日常生活、氣候、經濟、宗教信仰、建材……還有設計師的理想和品味。
以前外遊,我最愛看各地的建築,也常把它們畫下來。巴黎美麗的街道,盡是畫畫的好素材,刻意保留的舊建築,把昔日的時光留住。北京故宮的壯麗、胡同的古樸;京都沿山小路的古意盎然……皆呈現每地獨特的風情。
金磚背後,其實藏着更加寶貴的風土人情,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