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2年11月25日

余家強 思前‧賞後

尋根 《海的盡頭是草原》

破紀錄的《明日戰記》吳炫輝和《飯戲攻心》陳詠燊以至《阿媽有咗第二個》彭秀慧,都屬於新晉導演,那麼大師傅都跑哪了?主要不到價,改朝換代埋堆也是原因。

徐克和林超賢為軍方製作戰爭大片,的確資源豐厚。這時,作為香港金像獎主席的爾冬陞北上拍催淚暖心的《海的盡頭是草原》,饒富意義。

《海的盡頭是草原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「三千孤兒入內蒙」改編。1959年,南方天災頻仍,遍地孤兒,政府想出把孩子(實數不止3000)送往內蒙由牧民收養,幫輕負擔,大愛無疆,悲天憫人。

這批孤兒怎樣落戶、適應,與收養家庭合為一體,怎樣嘗試尋根,失散親人又怎樣團聚,構成感人故事。戲名的海,內陸人羨慕海洋,稱沙漠為瀚海,無邊無際,而海的盡頭是草原,既蒼涼又存希望。

論卡士,港人熟悉只有《大宅門》老生陳寶國,專注於內容吧。

不說不知,爾冬陞導演本身懷着1/4蒙古和1/4滿族血統,於他也是一場尋根之旅。國家一向重視各族融和,所謂移民實邊,現在的新疆、內蒙和西藏等地實際漢族佔多數,見微知著,「三千孤兒入內蒙」毋寧下了一盤大棋,回顧值得深思。

香港二次回歸,人心浮動,用一個香港具代表性的電影人拍如此大題目,溫情包裝下,爾冬陞擅長社會寫實(例如前作《癲佬正傳》、《新不了情》和《門徒》),偶爾流於說教味稍濃,此城此景,觀眾會作何反應呢?

更直接說,若連動作大場面都欠奉的話,市場對大陸片還剩下多少興趣呢?

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。

第二個問題可圓滿解答,本片雖文場戲,大場面仍目不暇給。於是明白為何要找香港導演了,甚考駕馭能力。爾冬陞很稱職。

故事由倒敍展開,垂暮癡呆的母親猶念念不忘失散女兒,老哥哥(陳寶國飾)本身患上絕症,奮力在有限日子找回妹妹,深入內蒙草原,過程頗曲折,穿插各關係人追述,便由年輕演員擔綱。

首先有點可惜,3年自然災害(1959至1961年)眾所周知,既屬天災亦屬人禍,本片輕輕帶過,畫面一味落大雨,不拍饑荒,送往孤兒的逼力便細。提及孩子生父另有工作,工作何以搞到拋棄家室?是否因反右運動?另外,蒙古族養父做解放軍,時間軸來到約10年後1969年,適值中蘇交惡高峰期,內蒙位居邊境氣氛緊張,片中出現坦克,卻又輕輕帶過。似乎每逢觸及政治即諱莫如深,文革都不着痕跡,變成唯見窗明几淨,草原景色磅礡優美,予人那時代其實不算苦的錯覺。

不能盡怪,孤兒院姑娘對白說「孩子們都營養不良」,鏡頭一轉個個肥肥白白,無辦法,社會富饒了,要搵一百幾十個皮黃骨瘦小臨記談何容易?爾冬陞本身臨老得女,現年6歲,恰與戲中人相仿,看得出特別用心拍兒童階段,生活情味十足。女孩成年後由蒙古裔美人飾演,嬌艷欲滴,卻發揮不大。

另一邊廂,陳寶國邊尋親邊講道理,尚算流暢生動。呈現流沙吞噬和沙塵暴吹至人仰馬翻,大開眼界;末段稍起波瀾,有奇案feel,引人入勝;民族融和主旋律亦三致焉。結局幾代同堂追悼亡者,竟與本欄介紹過的西班牙片《誰和誰共母》(從片名可知)極似!但艾慕杜華還大膽牽涉內戰和性平權,百無禁忌。視野,畢竟鬼佬廣闊。

撰文 : 余家強

[email protected]

 
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
 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