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1日
東京大學一個女學生,聲稱自己懂得二十二種語言。記者到她家採訪,的確看到書架上有很多外語書。女學生拿出一本《柬埔寨語》說,多年前去柬埔寨旅遊,在出發前花了三個月學懂柬埔寨語,旅遊時與當地人溝通毫無困難。
既然語言天份這樣高,少不免要表演一下。記者於是突擊考一考她,不如用中文在鏡頭前講一句話,她想了想,說「某某女星的身家有五億日圓」。當時電視畫面有中文字幕,可惜,我一個字都聽不懂。
到底「懂得」二十二種語言的標準是什麼?能夠以二十二種語言講幾句問候語和簡單句子?如果是這樣,我也可以聲稱自己懂得九國語言。抑或,至少能以短句跟當地人聊聊天?還是再高一級,能講能看能寫,基本上可以在當地生活,平日跟人對話全無障礙?
懂得與精通,可以差天共地。
另一個東京大學男學生,名叫秋山燿平,同樣以懂得十種語言作賣點。看過他在YouTube上幾條影片,深信他是「精通」十種語言。以中文為例,他的普通話和廣東話都講得不錯(起碼不看字幕也知道他說什麼),普通話更好一些,能以普通話開講座,分享學外語心得,全程非常流利。
他認為要成功學懂一種外語,最重要是在學之前想清楚動機。留學也好,追女孩也好,一定要具體,而且那個理由必須能激勵自己堅持下去。他覺得外語在日常生活中並非必要,如果動力不夠大,很快會放棄。他自己的動機,也是人生目標,就是要「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」,所以很努力去學更多外語,希望與別不同。
根據他的經驗,在學外語初期,盡量記憶二百個單詞和三十個表達方式。但要找將來用得着的單詞去學。不常用的,學過也會忘掉,不值得去記。
目前,我最想學的是日語,因為動力夠大,可是腦力衰退。最好有多啦A夢的記憶麵包,吃完便牢牢記住,多輕鬆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提提你:我好愛你,所以你必須多啲愛自己。 |
上一篇: | 逆旅人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