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0月26日
「有口話人,冇口話自己」又一實例。
媽媽對我和妹妹的過度擔憂,有時候會令我們啼笑皆非。
某天無意中跟她提到,之前一晚因為大廈火警鐘大鳴,半夜爬起來視察環境,打電話給管理員,又思算要不要離開公寓,結果折騰了一個多小時。再回到床上,輾轉反側,到天亮仍睡不着。
本來只是想跟媽媽分享生活瑣事,誰知道惹她焦慮。她不斷在手機留言,叫我們盡快搬去低層地方,擔心我在腳傷仍未百分百痊癒的情況下,萬一發生什麼事也無法跑下樓梯。
之後連續十天她都失眠,每日問我們找到低層單位沒有。為免她擔心,唯有騙她我雙腳完全康復,跑步跨欄跳遠都行,十層八層樓梯難不到我,她才稍稍安心。然後地震、軍演,全部都令媽媽有無限聯想。一會說搬去郊區住平房比較好,一會又說居所附近要有避難中心才安全。
我笑媽媽想太多,把每件事幻想得太恐怖。其實,自己也一樣。
忘了關紗窗,好幾天擔心有不知名昆蟲走進屋內;街上迎面而來的人雙手插袋,便懷疑對方身藏利器,圖謀不軌;屋頂傳來奇怪噪音,又想像水塔震裂,或者有轟炸機在上空盤旋。一大堆焦慮,不比媽媽少,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程度差別而已。
紐約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療師Anneli Rufus提議一個放鬆自己,暫時拋開煩惱的方法:在身處的環境中,找出三種顏色、三種紋理或圖形,以及三種聲音。如果很快便能找出來,再另外找三種顏色、圖形和聲音,直到思緒能回到當下,遠離之前擔憂和苦惱的事情,不再糾結於未來——尤其是多數不會發生的事情。
試過這方法,挺有效。另外在電視上學過一個「光臨現在」遊戲(講者為周思潔):大聲數一至八,逢一、三、六、八便拍一下手。由於玩的時候需要很專注,之前困擾的事不會再在腦中輪迴,可以暫且放下。
訂戶登入
下一篇: | 當一切愈來愈「即時」,我們愈忍受不了時間一分一秒地「慢行」。 |
上一篇: | 徬徨與抉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