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2年10月14日

占飛 忽然文化

無法衝破的印度枷鎖

有「印度良心」之稱的印度影帝阿米爾汗(Aamir Khan),自出道以來演藝事業順風順水,主演的電影叫好又叫座,代表作《作死不離三兄弟》(3 Idiots, 2009)打破當年印度票房,最厲害的是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(Dangal, 2016),成本約1000萬(美元,下同),票房卻超過3億。但今年4月推出的新作《打死不離喇星夢》(Laal Singh Chaddha,下稱《喇星夢》)卻失利,投資約2000萬,上映至今票房累計仍未到1600萬。

《喇星夢》改編自1994年,榮獲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等6項榮譽的經典電影《阿甘正傳》(Forrest Gump)。《阿甘正傳》是人物傳記式電影,所以,在其他華語地區《喇星夢》都是以主角名字作片名,如譯作《拉辛正傳》或《阿辛正傳》。

可能本地片商因阿米爾汗之前在香港上映的幾套電影,名字都是「打/作死不離」行頭,票房與口碑皆不俗,於是沿用這個命名方式,後綴以主角的名字譯音「喇星」,再加個「夢」字來湊夠7字。事實上,《喇星夢》與之前的《作死不離三兄弟》、《打死不離3父女》等,故事性質完全不同。一套經典電影配上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,何其無奈!

母愛超越宗教

《喇星夢》與《阿甘正傳》十分相似,但又非常不同。基本上,《喇星夢》的故事脈絡鋪排與表現手法都參照《阿甘正傳》。只是,《喇星夢》把《阿甘正傳》故事貫穿美國近代史的內容,改為印度近代史,時代背景與國情都不同,《喇星夢》便有了自己的靈魂。

阿米爾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,自1994年看過《阿甘正傳》後便深受感動,一直希望可以把它翻拍成印度電影,當時的他還只是個人氣小生,但今天貴為天王級演員,外加多套電影的製片人、監製與導演身份,終於圓夢。

為人民發聲,是所有印度電影的基本盤,制度不公、貧富不均、性別不平等……題材多到拍不完,但阿米爾汗卻為《喇星夢》選了一個幾乎是觸碰不得的主題,也成為電影無法收回成本的主因。

以阿米爾汗的才智和閱歷,不可能不知道宗教在印度是神聖不可侵犯的,但當「良心」面對不公不義的時候,摩頂放踵又如何!

《喇星夢》挑選了多段著名歷史事件作故事背景,包括1984年的甘地夫人遇弒及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。前者是錫克教與印度教之爭,後者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之戰。

1984年,時任印度總理甘地夫人被錫克教徒所殺,印度教徒隨即追殺錫克教徒,不分老幼,焚之燒之殺之,手段兇殘,男主角小拉辛的母親為了兒子安全,含淚把他的頭髮割掉,打破了錫克教徒不能剪髮的戒律,顯示母愛超越宗教。

生命無分國族

至於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更是少數《喇星夢》能勝過《阿甘正傳》的改編內容。在《阿甘正傳》裏,男主角救了不少戰友,可是在《喇星夢》中,男主角不單救了戰友,就連敵軍也一樣救助,在他看來,所有生命都是一樣的,沒有宗教、性別、種姓、國族之分。

而最諷刺的也是救人的這一段,敵人根本不想被救,為國戰死的軍人可以上天堂見真主;但被男主角拯救後,他失去雙腿,又回不了國(暗諷當年巴基斯坦政府不願接回本國的死傷者),宗教原因不能自殺,只可留在印度當乞丐,幸好最後被男主角感動,化敵為友。

論創意,《喇星夢》確實無法超越《阿甘正傳》,但論深度,猶有過之。如此佳作,何以票房欠收?

不必動腦筋也該想到吧,印度教徒佔該國約八成人口,看到電影裏印度教徒迫害錫克教徒的劇情(電影已經淡化了其殘忍程度),怎麼受得了?抗議的、罷看的聲音從沒消停。

沒關係,還有約佔全國人口一成半的穆斯林,那是接近兩億的觀眾。只是,堂堂穆斯林靠異教徒打救,後來還要做乞丐,又要靠異教徒才有飯開的情節,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接受得了,電影在大多數回教國家上映時,當然得不到支持。

宗教在印度是枷鎖,是痼疾。強如阿米爾汗也未能打破這道禁忌,但印度不少有識之士都十分佩服他的勇氣,雖千萬人吾往矣,不愧是「印度良心」!

撰文 : 占飛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