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2年9月21日

劉群章 酒食浪遊

沒有女皇的倫敦

過去一星期,不單是倫敦,全個英格蘭、蘇格蘭、威爾斯、北愛,甚至愛爾蘭共和國,各個郡市,大城小鎮,網上新聞、電台、電視和報紙,所有報道都離不開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,甚至世界各地國際新聞,亦同樣熱中談論英國的國喪。當然這一點不難想像,直至今日,澳洲、紐西蘭、加拿大的國家,仍然奉英女皇為元首,雖然美國反英獨立已二百幾年,卻從未停止崇拜已沒落的大英帝國、英國口音和皇室貴族。現在英國每日的新聞,不離反覆談論女皇過去的生平事跡,她在位期間的社會大事,當中若有處理不好的話,好有可能影響皇室存亡,例如1966年10月,南威爾斯一個採集煤礦聞名的小鎮Aberfan,在連續數周的暴雨後,15噸煤廢料和山泥傾瀉,掩沒山腳一間小學和民居,導致116個小童和28名男女喪生。當時女皇在8日後才出現Aberfan災區,結果被指太遲才慰問遇難者家屬。1997年戴安娜王妃於巴黎車禍喪生,英國上下民情激動,輿論矛頭直指查理斯婚外情是罪魁禍首,亦抱怨女皇態度冷酷,指她在意外後遲遲未有發表同情聲明。兩次事件同屬伊利沙伯二世在位時期少見的黑點。

女皇逝世的消息傳出後,來自英國各地的普羅市民,還有陸續抵英的外國遊客,蜂擁而出,在女皇多個住所,如白金漢宮、溫莎堡、巴爾莫勒爾堡、Sandringham等地的大閘門外,留下花束、弔唁卡、Paddington玩具熊、果醬三文治(出現後兩者是因今年6月慶祝女皇登基白金禧紀念的特備節目中,她與玩具熊一起享用下午茶),以示哀悼女皇逝世,並感激她一生為國家服務,臨死前兩天她仍在執行公職,邀請新首相卓慧思成立新政府。

瞻仰靈柩者眾

過去10天的女皇新聞,主要分作兩大部分。一部分是報道每日各地點舉行的皇室致哀儀式,包括在聖詹姆斯宮公告查理斯三世繼承皇位。各傳媒緊貼追蹤女皇靈柩離開巴爾莫勒爾堡後的行蹤,亦有途經路線的衞星圖片顯示,當中有大量群眾沿途向女皇靈柩致哀。報道指出,群眾來自社會上下各階層,並大致反映英國中下階層的多元化民族狀況。被問及為何會遠道前來哀悼女皇,花十幾小時排隊進入西敏廳瞻仰靈柩。無論是什麼血統膚色國籍,群眾的答案都非常統一:他們一生就只認識這麼一個君主,女皇似是他們家庭的一分子。不少人更會提起他們已故或仍然在生的、崇拜和尊敬女皇的母親,所以他們也遵從教誨,視女皇為國寶。大多數人又說,伊利沙伯二世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皇室典範,她把一生奉獻給國人的自我犧牲,沒有幾多個皇室貴族做得到。

關注國葬儀式

另一部分新聞,則詳細描述和分析9月19日的女皇國葬儀式,以及出席的二百多個世界各國領導人和政要等。屆時倫敦市面人流、保安的挑戰,將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更困難。伊利沙伯二世是自1760年來,第一位在西敏寺大教堂舉殯的君主。YouTube或網上新聞畫面所見,那些士兵、軍服、刀槍、馬匹……似是英國古裝電影裏的角色和情節。

經過差不多一個星期排山倒海的此類新聞報道,有點擔心去倫敦時會遇上怎樣的場面。星期三晚我要去Barbican聽建築學教授Kenneth Frampton的演講,在Kew Bridge上火車後,覺得那班火車特別擠迫。抵達Waterloo火車站,驟然記起這是自己首次踏足沒有女皇在世的倫敦,同時領悟到我們的母親,不也是像女皇一樣,窮一生侍奉一家大小的需要,可是她們不似女皇般幸運,生前沒有榮祿,死後也無國葬。

撰文 : 劉群章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