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10日
每逢股市大震盪,就要念念唐詩《涇溪》:「涇溪石險人兢慎,終歲不聞傾覆人,卻是平流無石處,時時聞說有沉淪。」《涇溪》的作者,有說是羅隱(833–910),亦有說是杜荀鶴(846–904),兩位是同代人,都生於唐末。
唐末詩人有危機感,才能寫出這首詩吧。2022年亦算應景,羅隱生於「詩賦愈工,變治愈壞」的唐末,唐末後期的皇帝都是宦官所立,成了要得功名要找對人的時代。
羅隱本名羅橫,少有才名,20歲開始考進士,考了許多次都失敗,遂改名羅隱,隱居去也,寫了一首《自遣》詩,也是傳頌千古:「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,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」
陌上花開
這首詩亦十分應景,早在2009年,美國拚命貨幣寬鬆,趕錢入股市,識者早預言他日必釀大禍,高樓起得太高便容易塌下,單是美聯儲拚命增大資產負債表至9萬億美元,買了數萬億美元國債,將股市漲到50萬億美元,還不肯收緊,加息動作慢了整整一年,這就是「末世動作」,明日愁來明日愁,鮑威爾沒有及早下台,只能與末代經濟共存亡了。
美國人退休儲蓄金都在股海債市,高歌了十餘年,如今要休了,偏偏又遇到通脹,是必有一場戰爭。羅隱遇上是黃巢之亂,黃巢殺人無數,但亦做就了一位末世英雄——吳越王錢鏐(852–932)。
錢鏐因破黃巢有功,當上節度使,唐朝滅亡後,建立吳越國,是五代十國中的其中一國,史稱吳越太祖。
錢鏐坐穩釣魚船,在江南杭州安享太平,但求子孫有百年福份,留下「錢氏家訓」千年之後,子孫在江南仍名人輩出,錢學森、錢鍾書等都赫赫有名。
羅隱後來亦「移民」到吳越國,投錢鏐為官,生活安定,好詩甚多,那首《蜂》:「採得百花成蜜後,為誰辛苦為誰甜」,亦是無人不曉。筆者最愛說的「時來天地皆同力,運去英雄不自由」,出自《籌筆驛》,亦是羅隱的詩。
2022年巧是運去之年,所有英雄無用武之地,單極世界終結,正是「陌上花開,可緩緩歸矣」,大家進入多元世界不必愁也!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