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16日
兒子到投幣遊樂場打暑期工,他負責管彩虹枱,那是自動化下僅餘仍須人手操作的項目之一。玩家直接把代幣擲向遍布彩虹花紋的光滑桌面,視乎停在什麼顏色贏獎品,但實際枱上線條很多,代幣砸界亦算輸,兒子要判斷哪些中哪些不中,有猶豫通知店長及拍照作證,遇着偏執的玩家依然會拗餐死。他說,如果改為電腦監察感應(現今科技一定做得到),就無交嗌了。
我想起,近年各地足球賽事陸續引進VAR(Video Assistant Referee視像輔助裁判),用意也如此吧。踢波經常出現出界與否、入網與否、犯規與否等灰色地帶,其中以越位問題最複雜。越位,簡單說,是進攻方球員在沒帶波情況下突出於防守球員之前,會被吹停的,往往毫釐之差,靠球證在千鈞一髮間肉眼決定,可想而知爭拗必多。有了VAR,容許即場觀看重播,還有電腦顯示、門線技術(Goal-line Technology)等,理應天下太平了。
各安天命
中國道家經典《莊子》巧設寓言:「方舟而濟於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不怒;有一人其上,則呼張歙之,一呼而不聞,再呼而不聞,於是三呼邪,則必以惡聲隨之。向也不怒,而今也怒。向也虛,而今也實。」(〈外篇.山木〉)你划舟河上,有條船碰觸過來,你會怪責船上駕駛者不小心,但如果船上無人(虛船),純粹隨水漂流,你就算心胸狹窄(惼心)也不會發怒罵空氣。明明場景一樣,牽涉到人事才產生煩惱,訴諸電腦死物,各安天命便公平。
但實情卻是,球迷對VAR更不滿,吾友資深評述員潘源良甚至揚言罷睇。為何?電腦太清晰,完全無情講,雞蛋裏挑骨頭,球員突出半根手指亦算越位,白白一腳好波便浪費了。原來,人心潛意識總希望帶點包容,甚至希望帶點不穩定,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,何況球例?即使認定判錯,以往至少有個球證給你埋怨給你鬧,如今球證推諉給電腦,鬧都無對象,何等無癮?
留客之道
兒子告訴我,公司不成文規定,容許店員在細獎放放水,玩家輕微砸界別捉得過嚴,也屬人性化留客之道。
球迷最嬲是:引進VAR後,旁證眼見明顯的越位竟習慣不立刻舉旗,任由攻方射完門再算,反正睇重播,入了球可取消嘛。在旁證立場或許避免舉錯旗捱轟吧;在觀眾立場,卻是萬事作不得真,歡呼過後又話食詐糊,覺得遭受愚弄和冒犯。電腦化/自動化令從業員滋長依賴心理、hea做,終恐被淘汰、失業。
是連我兒子都覺悟到的道理。
撰文 : 余家強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