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16日
疫情兩年多以來,香港人的生活大受影響,雖然仍未知何時能回復正常,但不少國家已取消了很多限制,港人也是時候調整自己,用最positive的心態向前看,努力為走出疫境作準備。Artspace K的「凝瀞.香港」水墨藝術展,就是期望透過黃孝逵的作品讓觀眾找回一份寧靜與祥和的感受,可說是正合時宜。
1946年出生於重慶的黃孝逵,上世紀七十年代曾跟隨黃胄習畫,1978年移居香港從商,九十年代開始經商之餘從事水墨創作,在題材上以描繪香港自然風光山水實景為多,城市景觀亦為他筆下題材之一,其作品多以「無齒徒」留款。
來到香港這個被山水景色環繞的城市後,黃孝逵覺得有無窮無盡的創作題材,他總能夠在不同的景觀中找到屬於香港的獨特魅力,不論是山清水秀的郊外,或是大樓林立的城市景觀都被黃孝逵形諸筆墨。
沒有傳統包袱
他的水墨作品沒有傳統包袱,無門戶限制,也無派別流風,純粹將個人目睹景色描繪下來,抒發心中感受。 黃孝逵說過,不論用什麼手法,前衞也好,傳統或西方手法也好,他覺得繪畫最重要的是表達時代風貌。
他最擅長運用黑白虛實的筆墨,表達光影及色彩的質感。他運用傳統水墨藝術作為載體,將水墨渲染發揮至極致,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。在畫面構圖上嚴謹周密,喜愛於直式窄或超寬的畫面中布局,在他筆下的水墨都能表現出力量感。
對於現代水墨,黃孝逵有一番見解,他說:「已由一個運動衍化為一個理念,那便是在中國繪畫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,推動水墨藝術不斷發展,永不背棄傳統,永不放棄改革。」
是次展出的水墨作品,可見黃孝逵透過自己的眼睛及畫筆,勾勒出香港經歷無數風雲的時代風貌。他以獨特的風格,運用水墨的特性表現大面積不同層次的濃墨及留白之美,同時亦細琢出景觀細緻之處。
虛實相間的畫面為觀賞者鋪陳出餘韻,增加作品的層次與豐富感,突顯景觀所呈現的氛圍,寧靜而細膩,空靈而浩瀚,為觀者留下無限想像及感受的空間。
好像今次23件展品中的一幅《香港.早晨》,描繪摩天大樓映出的晨光,滿版構圖,以濃黑的墨色表達豐富深邃的意境,以渲染描成漸變的金色日光,質樸和眩麗在這裏形成強烈對比,營造出一種在靜謐之中太陽冉冉升起的流動感,彷彿黑暗過後的晨曦,令人期待,也引出對光明的追求。
另一作品《獅山橫空》,在氣勢磅礡的獅子山下瀰漫着白霧,運用了大量留白,帶出「色即是空,空亦是色」的東方哲學,也為觀者提供大量想像和思考空間。
標誌性藝術家
「凝瀞.香港」特展策展人李宇涵說,在當代水墨藝術發展中,黃孝逵的創作脫穎而出,畫作保留傳統水墨的特質,但又蘊含着現代的審美和形式,也不被任何派別所限制,逐步發展出自己的繪畫特色,使得水墨藝術表現與當代藝術結合,成為香港水墨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及代表性的當代水墨藝術家。
「凝瀞.香港」特展將於7月21日至10月23日在Artspace K舉行,在8月20日還會舉行一場「時代風貌:黃孝逵的水墨追尋」講座,由黃孝逵親自主講,免費參與,有興趣可於網上報名(www.artspacek.org)。
圖片提供:Artspace K
撰文 : 卡夫卡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