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4日
人笑,是本能。在什麼場合和情況才可以笑?是經常笑還是間中笑?是微笑還是嘻哈大笑?卻受文化及時代制約。昔日男尊女卑的時代,女子——尤其年輕未婚女子——不能隨便笑,尤其不能朝年輕陌生男子笑。有些民族,男男女女、老老幼幼都愛笑,經常笑。亦有民族經常不笑。一般北歐人,如芬蘭人、挪威人都不習慣笑;俄羅斯很少見到街上行人在笑或笑容可掬。
沃羅涅日大學(Voronezh University)是俄羅斯有名望的大學,創立於1918年,被譽為俄羅斯諾貝爾獎搖籃之一。在該大學任教的史圖寧(I.A. Sternin.)教授有如下的分析,姑妄言之。
就算不愛笑、不習慣笑的民族,例如芬蘭人,一旦莞爾而笑,如《詩經》歌頌的美女「巧笑倩兮」、或「回眸一笑百媚生」,相信任何人都會心中一樂,至少認為對方有禮、友善吧!史圖寧教授卻指出:俄羅斯人剛剛相反。廣東有個講法:無事獻殷勤,非奸即盜。俄羅斯人則認為:無事向人笑,必有所圖。俄羅斯人難結交美國人,皆因一般美國人習慣向陌生人微笑,表示友好。俄羅斯有句話:美國人的臉孔只有牙齒,皆因美國人總是在開口大笑,雙眼和鼻子擠成一塊,只看到牙齒也!
對俄羅斯人來說,任何人聽到什麼說話都報以微笑,不是友善有禮,而是無知,甚至是儍瓜。俄羅斯人因而看不起日本人,甚至嘲笑百貨公司、超市等每天對客微笑着講:歡迎和慢行的女招待員為虛偽者,事關她們根本不認識入內或離開的顧客,笑中只有假意,沒有真情。沒有真情的笑,不是虛偽,又是什麼?是以俄羅斯的售貨員或侍應,總是板起臉孔,莫講是陌生人,就算是顧客,他/她們都難得展現笑容。若見一售貨員或侍應笑容可掬接待顧客,那雙方一定是相識!
訂戶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