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2年6月7日

馬揮 人云我云

千古妙文(下)

《論語.鄉黨》篇最後一章:色斯舉矣,翔而後集。曰:「山梁雌雉,時哉時哉!」子路共之,三嗅而作。

首4句的意思雖有爭議,但大概都有共識。整章沒有提孔子的名字,連「子曰」也沒有,只有一個「曰」字,但可以推斷講「時哉時哉」的是孔子。他感慨:野鷄得其時,自己卻失其時,志不得伸。

蒙培元有另一番解讀。他認為:孔子讚嘆雌雉在大自然中活得逍遙自在,可以直通現今愛護動物、保護大自然的意識。子路共之的「共」,通「拱」,即子路拱手向雌雉表示敬意,代表尊重生命,敬畏大自然。

蒙培元還舉《論語.憲問》為例。子曰:「驥,不稱其力,稱其德也。」驥是千里馬,孔子不稱讚驥的能力,卻稱讚驥的「德性」。馬有何「德性」可言?不外乎肯乖乖的受人駕馭差使,說得不好聽,驥之「德性」不過是其為人工具的「奴性」。有千里馬的能力而不受人騎,於人無用,和駑有何分別?孔子稱讚驥之「德」,有什麼尊重生命之處?

再說,《論語.鄉黨》篇有另一則:「廐焚。子退朝,曰:傷人乎?不問馬。」朱子解作:孔子「非不愛馬」,只是「未暇問。蓋貴人賤畜,理當如此。」貴人是對的,但賤畜則說不上蒙培元主張的尊重生命、愛護動物了呀!孔子大可先問人,「後」問馬,而非「不」問馬呀!

「三嗅而作」是什麼意思?馬揮讀了許多不同的註釋,均未能自圓其說,此處不詳述了,反正不影響整章的要旨。有論者奇怪,為什麼《鄉黨》篇末加上這一章,與全篇內容和風格都不相稱?殊不知《論語》成書,非在一時。第一次結集只有頭十篇,後來才增至現今的二十篇。《鄉黨》正是第十篇,以孔子的感慨作結,何怪之有哉?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