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:

2022年6月9日

余家強 後不變期

後英語時代

英語重要性,毋庸贅言。殖民地時代,長期重英輕中,升斗市民睇電視,法庭戲鬼佬大狀識講廣東話雄辯滔滔,信以為真,一味自high,現實怎可能?稍為複雜的字眼,精英們根本習慣雞腸。

物換星移,回歸以來,特區政府刻意扶植中文地位,自出於政治正確。

從教育着手,最明顯可見,由從前英文中學居多,變為中文中學居多。惟制度奇怪,僅容許Band 1學校自行決定教學語言,弄得英中變為名校代名詞,採用英語反而倍顯優越。那麼,莘莘學子會因此親近中文科嗎?又不盡然,中文科以普通話教,兩頭不見岸。

矯枉過正

另一邊廂,新移民增加湧入,人口比例拉低平均英語水平。華夏國力飊升,自信心膨脹,網上流傳警員竟要求遊客講中文的笑料。阿sir,都改稱長官啦。

英語在香港的勢頭,正相當微妙。

港大前任校長徐立之教授一早提出,部分數理科人才因語文稍遜而喪失入學機會,殊堪可惜。上月,HKU宣告放寬報讀的語文成績要求,其他大學相信將跟隨。一般認為針對中文(DSE中文卷出名刁鑽),但也包括給英文開綠燈。

法律方面,2020國安法刊憲,索性延遲推出英文全文譯本。

上世紀七十年代「中文運動」爭取的,超額完成。矯枉過正,不知昔日旗手作何感想?他們倒通常學貫中西。

與此同時,意欲留學或移居海外的港人激增,先決條件卻要問英文、考IELTS。兩極化:對於想走者,英語更形重要;對於留下者,英語的確不再重要?

嬰孩孺慕

或者說,正因褪色,演化至一種嬰孩式孺慕。怎孺慕?有否發覺,YOHO、Viu、yuu、D2、K11……愈來愈多沒中文只有英文的古怪名字湧現,像BB話,無法深究意思,論方便實不方便(問路未必聽得懂),似乎純粹貪口爽,為啥?恐怕還是為求洋涇浜,高一等的虛榮、戀殖。ViuTV男團叫MIRROR,女團叫COLLAR,大台捧出對陣的,叫After Class和Super Tiger──搞什麼飛機大炮啊?盛世清清楚楚叫小虎隊不好嗎?

入選叱咤頒獎禮十強名單:MIRROR的BOSS、姜濤Dear My Friend、MC張天賦《記憶棉》、MC $oHo & KidNey Feature: Kayan9896《係咁先啦》、陳卓賢DWBF、呂爵安《E先生連環不幸事件》、盧瀚霆Megahit,除了柳應廷《狂人日記》和張敬軒《俏郎君》,歌手連歌名想搵首潔潔淨淨全中文都困難,明明唱着粵語。

明明英文整體能力下降,偏偏愈要過過乾癮,硬夾雜淺易雞腸(較深又驚),方覺壯膽。阿Q所罵的假洋鬼子,應驗於今日乎?謂之香港後英語時代。

撰文 : 余家強

 

(編者按:余家強最新著作《佛系推理》現已發售)
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放大圖片 / 顯示原圖

訂戶登入

回上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

You are currently at: www.hkej.com
Skip This Ads